慧心第二天早晨就来奶了,这可算是挺快的。小娃娃终于吃到了母亲的奶水,这下不哭也不闹了,安安静静的吃了奶,然后睡觉去了。 月子里的孩子,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儿,把陈氏乐得每天都抱着孩子不撒手。薛氏看到了就劝,“娘,你不能这么成天的抱着孩子,小孩子养成习惯难改的。慧心一个人伺候孩子,咱们又不能成年的在这。要是孩子习惯了让人抱着,到时候慧心不是要受累么?” 陈氏知道儿媳妇说的是对的,可是咋也忍不住,她赶紧把孩子放下,“我心里也明白,可是就是忍不住。我最后看的孩子,就是文宣,如今文宣也都七岁了。这些年没看见个小娃娃,这心里就不知道怎么喜欢好了。人啊,真的是越老了就越疼孩子,我现在看见着小家伙,就想抱着不撒手才好呢。” 一转眼,孩子就满月了。这是庆年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是要隆重的办一下满月酒了。庆年在酒楼里摆了满月酒,陶家的亲戚,许家的亲戚都来了,还有仁济堂的掌柜和伙计们,都和庆年相处的不错,来了不少的人。大家在一起好好的热闹了一番。 满月酒吃过了,按理来说是应该搬月子的。这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小年已过,马上就过大年了。文翰他们的学堂也早就放了假,这样,大家商量了一下,就说干脆大家一起下山来庆年这里过年算了。 于是,志新他们回去把参场子里头安顿好了,就带着不少的吃食来到了庆年家。都是这个冬天,志新和志明闲着没事上山打的猎物。冬天也不用特别的处理,收拾好了放到外面就能冻得梆硬。 庆年把西厢房也收拾出来,然后大家全都住了下来。这下陈氏正好一边忙活着预备过年的吃食,一边还能看着自己的小外孙,每一天都乐得很。 小娃娃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了,叫做陶景辉,小家伙现在每天除了吃和睡,也能醒着玩好半天了。当初那种皱巴巴的样子早就没了,如今白白胖胖的,胳膊一节一节,就像嫩莲藕一样。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东西,每个人都爱抱他,弄的慧心苦笑不已,这要是大家都走了,自己可怎么弄得了这个小胖子啊? 发面、蒸馒头、烀rou、炸各种果子,临近过年了,陈氏和薛氏、朱氏三个人,每天都在忙活着这些。孩子们自然是也跟着忙活,志新前阵子又给拉过来一大车的柴禾,正跟志明一起,帮着多劈些柴禾呢。要不然庆年总是不在家,慧心又弄个孩子,哪里能劈得了柴禾?其实也是大家伙闲着难受而已,文翰和文成都能给劈柴,之前也就是这么过来的。 腊月二十八,志德带着几个人来到了庆年家里,原来是志祥派人来给家里送年礼的。志祥怕来人找不到山上的参场子,所以就让人到镇上去找志德,让这德带着来人把年礼送到。志祥还写了封信,让人交给老爷子。信里说了他在外面的情况,志祥的那位同窗,被派到了一个很富庶的地方做了县令,志祥就成了人家的幕僚,帮着处理一些事情。那个地方是一个水陆交汇的便利之地,来来往往的客商都在那里靠岸交易,所以即便是当官的不贪,这些商户们孝敬的钱物也都够多的了。志祥帮着知县处理各种事务,人家一看就明白这是知县大人的左右手,所以也少不了孝敬志祥一番。 来人把年礼全都给抬进来,然后陈氏让志新把几个红包给了这几个人。来人都推说不要,最后拗不过志新,这才收下。“许老太爷,老太太,小的们这就走了。我们是知县大人从这边带过去的,办完了差事,正好回家过年。就不在这打扰老太爷了,小的们告辞。”几个人行了礼,然后从陶家走了。 许家人看着地上这几个箱子,都有些愣住了,没想到这志祥才出去半年的功夫,竟然就能送回来这么些东西回来。老爷子心里总是有些打鼓,“文翰啊,你仔细的看看那封信,看看你小叔在那边有没有犯下什么事儿啊?”老人就怕儿子走了歪路上去。 “爷爷,你就放心吧,小叔叔信里说了,这些都是南面的一些特产而已,说是在那边都很便宜的。小叔叔说了,他在那边很好,让你们不用cao心。”文翰拿着志祥的信,又给大家念了一遍。 老爷子这才放心,让志新打开箱子,挨个看着。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布料,棉的、麻的、还有不少的锦缎,都是南面极好的料子。还有一些南方的绣件,上面绣的花鸟鱼虫,竟然跟真的一样,活灵活现的。有几套文房四宝,都是南面挺出名的东西,自然是给男孩们的了。另外还有一些瓷器、漆器、竹雕、木雕的各种摆件和用具,还有一些小巧的小玩意儿,是留给这些孩子们玩的。此外,还有一个小匣子,里面竟然放了好些的绢花、珠花,这些应该是给几个女孩准备的了。 静涵一边看着,一般感叹小叔叔的细心,家里每个人,都有适合的礼物。 陈氏把这些东西,全都分了出来。她是志祥的母亲,自然是最懂儿子的心了,所有的东西,都分的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偏心或是什么的。“老四,这些你带回去,这些应该是老五留给你的。”陈氏把志德的那一份放到了儿子面前。 “娘,这些我就不要了,你留着吧。”志德推辞着。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咱们家什么时候偏了向了的?这是老五的心意,你就拿着吧。”老爷子发话了。 “哎,爹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拿着。爹,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等三十咱们一起回村子里。”志德带着东西从陶家走了。 大家也各自把分到的东西都放了起来,其实也就是慧心的那份单独放着就行了,剩下的还得拿回山上的。 终于到了三十,吃过早饭,老爷子就带着家里的男丁回了村子里头,去给祖宗们上坟,而陈氏则领着媳妇们一起弄吃的。志德两口子今年就不过来凑热闹了,毕竟这里是陶家,不是许家。而且都在镇上,离着也不远,走动啥的方便的很。 自从庆年夫妻从陶家办了出来,那边就再也没跟这边往来,庆年的心里也是不舒服。好在今年有岳父岳母一家都来过年,好歹的人多了,热闹起来,庆年才没那么些时间去伤感。 庆年早晨起来,就直接去陶家的祖坟去上坟了。如果去的太晚,恐怕会和老宅那头遇到,庆年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陶家老爷子,所以就只有避开了。 三十这天,白天吃两顿饭,晚上再吃一顿饺子,所以这第二顿饭就是年夜饭了。陈氏她们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做了不少的好吃的。等到老爷子他们从村里回来,再歇一会儿,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屋里放了两张桌子,孩子们一桌,大人们一桌。大家围坐在桌子边上,看着满桌子的鱼啊rou的。“行了,开始吃吧,今年咱们是在庆年这里过年,这也是难得的一回,都可劲儿吃。”老爷子坐在炕上,看着地下那一桌的孩子,脸上堆满了笑容。“你们这些小的,爱吃啥就吃啥,今年一个个的都没少出力,多吃点。”说着,自己先夹了一筷子菜。 老爷子先动了筷子,大家也跟着开始吃菜。孩子们看着桌子上的这些菜,一个个的都放开了肚子,使劲的吃。好在许家的孩子家教还都不错,没有搅菜盘子的习惯,也从来不争啊抢的,所以吃相还算是很文明。 炕上那一桌大人,自然是要喝酒的,除了慧心因为要喂奶之外,就连陈氏和薛氏她们,也都每个人面前倒了一杯酒。老爷子举起酒杯来,“今年咱家是事情最多的一年,也是变数最大的一年。咱们把房子和地都卖了,上山去看参场子,然后又挣下了钱,把饥荒也都还上了。明年咱们还得像今年这样,好好干,尽量明年能在镇上买栋房子。那样,文翰他们念书就方便多了。等咱们在山上看完了这几年,到时候再说另外买房子的事情。好了,我也不废话了,咱们一起喝了这酒。”说着,老爷子一仰脖,把杯子里的酒全喝了。 陈氏给老爷子倒了第二杯酒,“今天高兴,你要是爱喝,就多喝两杯。咱们这是在庆年这里过年呢,也不是外人家,想咋样咱就咋样,没事的。” 老爷子听了这话,心里真是无比的熨帖,“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庆年啊,爹还得谢谢你,让咱们在你家过年。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不得以为咱们是上门来打秋风的啊?哈哈哈,爹开个玩笑,来,咱们爷几个喝点。她们娘们酒量不行,再说呆会儿还得包饺子,就不让她们喝了。”老爷子举起酒杯,又把这一杯给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