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1949我来自未来 > 第一百二十七回 来年定是好收成

第一百二十七回 来年定是好收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要说,曹小强的运气着实不错,李慕白电话打给袁克敌之后,这事儿就算被正式闹大了,直接捅到了上面。考虑到这件事关系到年后上百亿军购的验收交接,上面直接就下了指示,曹小强同志作为国fang部出口商,他的人身安全极其重要,此次回乡探亲遇歹徒袭击时间,要彻底调查!曹小强在这一事件中作为受害者的身份定了性。

南都军区的同志在局子里了解完情况,做了笔录,证实这确实是遭到袭击之后的正当防卫。

开玩笑!这两个毛贼敢对拿着国fang部特殊任务证明的持枪人员主动发起暴力袭击,死一万次也不亏啊

于是直接把小强提了出来,用车把他接送回家。这下小强全家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小强安慰好父母之后,回到自己房间,呆呆坐在椅子上望着墙上挂着的石英钟发愣。父母还是一如既往的节俭,连个挂钟也不舍得换,这个钟还是小强家老房子里挂在他房间墙上的那个,时记7点的边上有一斑锈迹。小强点了根烟,傻呆呆的想着事儿。

他就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老同学会突然间心理失衡,一下子就反目成仇了。

就他自己而言,如果自己的朋友有了出息,他会祝福她,并且为他骄傲,甚至时不时在人前提起自己这个有出息的同学,引以为傲啊。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郑晓龙要喊人揍他。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一念之恶吗?还是说我已经触犯了他的利益?”曹小强摇摇头,决定不想这么多了,打电话告知身边的朋友们自己已经无恙之后,他准备提早离开老家回京。

2011这个春节,让小强感觉很失落。

1950这里却没有曹小强这般跌宕起伏有惊无险。相反,简直是忙的不可开交。

在东北,从天而降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设项目还在不断的施工中,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严寒的天气下,面对一个个施工难点不断的摸索,实在是伤透了脑筋。从全国搜罗而来的700多名钢铁行业技术人员都被找来忙活这个“高难度”项目。

工程师王潜是个老钢铁了,解放前就在东北,从曰本人的昭和钢铁厂工作一直到解放,在他记忆里,鞍钢的前身曰本昭和制铁最辉煌的时期是1943年,那时候,鞍钢年产130万吨铁,84万吨钢,拥有每年49万吨钢材的加工能力。

王潜们深深地被曰本钢厂震撼,又深深地自卑和愁苦。

可是今天,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从来没遇见过这种单个容积1000立方的五联高炉,眼前这家伙的模样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在他记忆里,以前曰本人在鞍钢用的最大高炉单个也才700立方,鞍钢当时四联装的高炉当时在亚洲算是名列前茅,可是苏联人来了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厂区里总重量达七万多吨的所有设备不管三七二十一全拆走了,整个把鞍钢搞的瘫痪了。

眼前,新中国引进的这套五联单个容积1000立方,总容积5000立方的联合高炉实在是把他震撼了。他不再害怕,不再自卑,王潜们发誓,为了这套高炉能成功运转,就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小强要是在施工现场,一定会笑着告诉这些可爱的人们,单体1000立方不算啥,世界上最大的高炉,被称为高炉之王的5860立方高炉是中国2009年完工的沙钢高炉,单炉一天的铁水产量就达到1.3万吨。能耗比低的令人发指。

“先进!真美!漂亮!”王潜看着眼前正在不断施工竖立起来的高炉,每次心里都震撼的想不出任何其他的语言和词汇,那庞大的容积,精练的管道布设,无不显示出钢铁工业的肌肉魅力。王潜听同事们议论说,这是国家秘密从苏联秘密引进的最新款式高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听说苏联目前已经在建设单体1500立方的高炉了,但是,这种单体1000立方五联达到5000立方的综合炉,半自动化的控制与运行,王潜以前见都没见过,看来苏联的钢铁工业实力,实在是比曰本高出太多了,这起码是领先曰本二三十年的技术实力,这套设备的自动化水准,应该是连当今世上最好的美国设备都不能相提并论吧?

在王潜看来,作为一个钢铁人,这辈子能参与这样的大工程,而且是为自己的祖国完成这样的伟大工程,是终身的荣耀,这座高炉建成之后,标志着中国的钢铁技术跳跃式发展,达到目前世界列强的先进水平。

“伟大啊,是因为艰巨,所以伟大!”王潜的脑海里想起了鞍钢每天工余时开设的学习班上,部队派来的思想政治课讲师转述的主席的话。

不光他这么想,他身边的所有同志都是这么一个想法:不错,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毕竟,从没干过的事情是最难的,但是,这不就恰恰证明了这一工作的伟大吗?

“一定要把新中国第一高炉建立起来。”这是中央的号召,这更是全体鞍钢人从腹腔最深处的血肉里迸发出的决战号角。

在小强看来,这个21世纪的国内中型钢厂随处可见的普及型联合高炉实在是稀松平常的紧,但他没想到,这玩意对于1950的中国钢铁工业来说,委实是难度大了点,虽说有了安装说明、还包括安装光盘和图纸资料的指导,外加先进的施工设备,但是对于1950的钢铁人来说,也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每一个施工动作,都是需要工程师们不眠不休的反复论证后,才亲自赤膊上阵指挥安装。

历史上新中国要到1958年才在武汉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成时高炉总容积才1386立方米,到1978年才扩建成2200立方米。鞍钢则是在1951年从苏联引进建成了了一系列单体高炉,其中最大的是八号炉,单体式1500立方高炉。

所以,面对这个总容积5000立方米的超级联合高炉,王潜和所有的技术人员一样,从来不过星期天,整天不是在工地就是钻在技术图纸里,吃饭都是食堂送到工地上,大家快速的啃完馒头咸菜就重回一线,其中的骨干分子几乎是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在那里奋战着。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钢铁工业是个笑话。当年,国民党把曰本人的东北钢铁产量算在自己的名下来鼓吹黄金十年,事实上从1938年到1945年间,国统区的钢铁产量仅仅才4.5万吨。1946到1948年,国民党全靠美枪美炮洋钢洋铁来打内战。

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怀抱着坚定的决心,一定要把这座在他们看来绝对是工程奇迹的特大型联合钢铁制造企业建起来。

中财委的重工业处处长沈鸿和重工业部计划司司长徐驰都来了,他们曾经亲手创建延安时期第一个小高炉,徐驰是同济大学德文系和机械工程系的高材生,这次作为中央点将的总工程师,全权负责这个钢铁超级工程的建设。

鞍钢的设计室里,十几张大木桌子一字排开,上面堆满了各式图纸资料,工程师们忙碌的埋首其间。反复核对和验证每一张图纸,研究资料上每一个施工步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