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说的是楚汉垓下决战的场景,所以讲究气势。”
似是已经调整好了情绪,翁路铭停止了刚刚抚弦的动作。
苏鸣清楚十面埋伏的起调,所以早早就让江波聚焦在翁路铭的手上。
翁路铭怀抱琵琶,左手按着品位,右手手指轻轻轮抚琴弦,只是两下后手腕猛然发力,手指勾动着琴弦迸发出去。
金戈铁马争鸣之声,顿时清晰了起来。
翁路铭的动作一气呵成,若不是苏鸣早有提醒,江波就要错过这样精彩的场面。
翁路铭的手指轮抚越来越快,一时间仿佛金鼓战号齐鸣,勾弦轮拂交错用之。
战前的压抑之感,开始越来越凝重。
负责收音的安然,此时已经闭上了自己的眼睛,正当她以为后面会是更大的高潮的时候。
十面埋伏的声调却是忽的一缓,但此刻翁路铭的手指已经只能够看到残影。
此时仿佛有千军万马静默立于眼前,虽无声,杀伐之气却浩浩荡荡。
翁路铭变轮拂为勾挑,如果说刚刚是沙场列营,那么现在就是沙场点兵。
接连不断的长轮指和扣抹,弹抹组合的指法,让琵琶发出如长剑出鞘般的声音。
让琵琶的声音,更有一种出征前的肃杀之气。
正当时,琵琶声又是一变。
刚刚集营列阵,那么现在就是出征的时候。
苏鸣清楚十面埋伏至少写了垓下之战中的三场战斗。
第一战,就是现在曲调较为平缓的埋伏之战。
调虽缓,但恰恰应和了埋伏之意。
气氛宁静,却又紧张,这就是暴风雨之前的安宁。
鸡鸣山汉楚两军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气息急促,翁路铭用着大量的弹挑,让整个琵琶曲更具有杀伐之意。
九里山大战,这是楚汉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之时。
马蹄声,刀戈相击之声,呐喊声相互交织起伏。
一边拍摄的江波,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将自己的视线从摄像机的前方挪开,直直的看着翁路铭的手掌。
此时的江波已经看不到翁路铭的手指,只能够看到那不断挥舞着的手腕,翁路铭的手指已经成为琵琶弦上的一道道残影。
划,排,弹,挑,交错弹弦,后用推拉,拼双弦的手法,让整场战斗进入真正白热化阶段。
垓下之战的结果,是项羽败走。
先前琵琶声的气势已经荡然无存,连续的节奏也已经被零碎的曲调取代。
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与节奏紧密的马蹄声相互交替,这是突围而走的项王与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
最后一段,是悲壮的旋律,项羽自刎于乌江。
当翁路铭四弦一划,曲调就此煞住,琵琶声戛然而止。
“好厉害~”
安然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翁路铭,她离着翁路铭的手掌最近,也是震撼最深的那一个。
“明朝的时候,有人曾经写了一篇《汤琵琶传》,记载了当时被人称之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候的情景。
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
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