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被授予“空军元帅”的前半个多月,西边德国的次开动,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北欧的挪威!
挪威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和林俊对斯大林说的一样,由于德国没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出口,只有经北海绕过英国本土才能进入大西洋,它要一个安全的出海口。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次大战时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让德国的大洋舰队困在本土港里无所作为。
埃里希-雷德尔目光长远,鉴于历史经验和地理事 优势的英国海军,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突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显然他没有预测到第三帝国的地面突击能力有多恐怖。
而德国要进攻挪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铁需!
挪威的邻国瑞典有极为丰富的铁需,但铁需主要分布在北部高纬度的拉普兰地区,那里的铁需含铁率高达60-70%, 的原料。
在去年德国消耗的1500万吨铁需砂 c 吨要从瑞典进口,在天气暖和的月份里,铁需砂还可以从瑞典北部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在战时,这条运输线也不会发生问题,因为波罗的海已经有效地被封锁起来。英国地潜艇和舰只进不来。
但战争对钢铁的需求不是按照季节来决定的,德国开动的战争机器就像是一个永远喂不饱的无底洞——只要一到冬天冬天波的尼亚湾就封冻,运输船根本无法通航,瑞典地铁需砂只能由铁路运到离拉普兰最近的挪威纳尔维克港(纳尔维克港位于挪威海沿岸的乌佛特峡湾的东南岸,东距瑞典边境只有30多公里,是挪威在北极圈内最大的 >+ 也是瑞典、芬兰北部重要的出海口。这个港口城市有一万多人。这是一个不冻港,即使在冬季也能通航。),然后再海运到德国。整个航线都是沿挪威西海岸从北到南,在战略上来说极易受英军的攻击。
钢铁是骨骼、石油是血液——为了得到稳定的钢铁补给线,德国占领挪威后不仅能保障铁需砂运输地安全,还可以控制北海地区的航运。
有些事(情qíng)是无奈的:苏联要趁(热rè)打铁舀回比萨拉比亚,副作用就是迫使罗马尼亚找一个强大的靠山,结果只能是的德国获得一个稳定是石油供给源。
这会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控制挪威甚至瑞典对于己方而言是至关重要。挪威这样的弱小国家在和平时期是大国交易的筹码,而到了战争年代则又凄惨地沦为了大国争夺的猎物——英德双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制定了入侵挪威的作战计划(显然英国人也不是那么正义。)。
英军原计划3份就在纳维克登陆,但由于一系列原因登陆计划被取消,结果丧失了大好的机会。如果在3份就进攻挪威,英国还有足够地部队,战略上也能获得足够的主动。
1940 4 1(日rì) ~ : |
在六个登陆点除了斯塔万格港是由伞兵负责占领外,其余5港口都由海军运载陆军进行两栖登陆攻击,10000多名德军陆军分成5攻击5个港口。第一阶段夺取港口和机场,第二阶段向内陆进攻,全部占领挪威,并准备在第二阶段对可能登陆的英法联军进行抗登陆和反击作战。
德国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对挪威进行全面进攻。是因为只有到四月初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地港口才开始解冻。为了尽快解决挪威,雷德尔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他几乎调动了整个的三帝国的海军力量投入这个全新的战场,调集了370大大小小的战船,连两艘全新的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也加入了进攻的行列。
德国方面将可以投入作战的14艘驱逐舰中地 > 一组编队,由海军少将驱逐舰队司令保罗-弗雷德里希 负责最艰巨最危险的占领纳尔维克港的任务。
德军海军第一组编队的主要任务是击沉任何
纳尔维克港内地挪威军舰,并将运送的由(爱ài)德华-迪 的第三山地步兵师输送到挪威的登陆地点后返航。
4 3(日rì)。德军的军事行动拉开了序幕。,补给船和油轮组成的先遣队驶离了德国港口。3天 [ .] | 港口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