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有龙狼之姿,有奇骨,有奇相,命理贵不可言,可是有命,只是说他有这个资格,真的要成事还要气运,就想当年魏武,出身只能算是低微,除了天赐,别无气运,当时也是耗时数十年,才成帝王之命。”
“当年也是差了一步,是师门用了密法,用其发、血、生辰八字结成印符,让其埋入炎汉陵墓,窃取炎汉气运,又用传国玉玺镇压气数,使携带着愤怒的气运纯化,为其所用,这才使曹魏气运勃发,迅速崛起,最终却成了三国之势。”
传国玉玺!
两人顿时变色,道门各脉都有根基,一般是上古王朝之物,比如九鼎,不过这等神物已经消失不见,道脉也不敢据为己有。
此外就是剑了,当年的神剑数把,俱是镇压气运的神物,对于道脉而言,更为好用的则是传国玉玺。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至此就成为了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了天命,当了皇帝;那么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
至此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才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而神物演化,汉传国玉玺就演化成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至此,大汉承运,得传三代。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中平六年,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孙坚得天命,却受用不足,横死,不过孙氏也得了部分天命,得以建国数十年。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大魏天命不足,不过得了此印,又窃取大汉江山,最终也成国数十年。
此印,能镇压气数,就算匹夫得之,也可封公封侯,何况曹操,如今此印却落在了晋王朝手中,当年是被人献给了司马师。
司马师贸然接了此印,这样一来,就等于博上了根基之一,的确是再无后路可言了,其后速死,其弟接位至今。
“如今此印在武王手中,是好是坏还未可知。”
“得此印有得有失,能速发,得了此印,也必导致气运和王朝相连,一旦朝廷灭亡,武王本身气运短时间内就会折损大半,这就是气运相连的反噬。”
“不过你师伯现下在武王身边担任幕僚,有他在,总能想到办法。”道人淡淡的说着。
“但愿如此。”
齐地,武王府。
这是司马炎的府邸,司马炎做了十来年的世子,虽然一朝被剥夺位置,不过根基也未曾被除尽,司马攸又不是能对血脉至亲下狠手的那种人,所以就封司马炎为武王,镇齐地,武王府邸一院落内,两位中年人正面对而坐,神情淡漠。
“师兄,事情就是这样,我又寻机会,和武王说过,但他不肯松口,我并未明说,以他才智,必听出我的话外之意,可是却默默拒绝了。”
“师门派你我入世已有十年,眼见朝廷动荡,却是司马家的二公子登基称帝,掌握着朝廷大权,可却偏离了蛟龙之路,任由其这样下去,将来也只是为人嫁衣!”
“此事的确令人苦恼,说起来武王本事过人,又天生奇相,还有传国玉玺,若是能下决心建制自立,就算一时气运折损,也可飞龙在天,可他如今却偏偏在这件事上,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师弟,现在只能是静观其变了,我想若是迫不得已,师门会行霸道手段,激发气运,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杀鸡取卵了,折损严重。”
二人说完,齐齐叹一口气,对此事很是苦恼。
晋王朝如今岌岌可危,他们自然是想要早些下船的,可是牵扯太深,全然投注司马炎,谁知道竟然会有这般结局。
自然是想要司马炎勃发,有着天命在,司马炎自然能代替了自家的折损,何况此人有龙狼之姿,有奇骨,有奇相,说不定还能成事,到时,为一朝之祖,师门的投资却是大收获。
“此为龙狼之相,可成猛虎,可腾空为龙。”当日门中擅长相面之术的长老,在见过司马懿之后,得到这等结论,最终选定摒弃曹魏之后,就全部转投司马氏,却在司马氏篡位之前,投错了人,虽然投注司马氏也得了一些气运,但是连投资都没赚回来。
这也是晋王朝气运折损太过严重,魏王朝和晋王朝其实是一脉相传,都是窃汉,所以得据大汉两都,可失却了长安,大汉气运回归,晋王朝也就难以奋起了。
修士都明白天意人事,诸多巧合凑在一起,使得道脉下定决心,让司马炎奋起之后,立刻抽身,至于司马炎如何,那也顾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