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北洋枭雄 > 第两百三十七章 现代化军事建设

第两百三十七章 现代化军事建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反观王英楷,你看他去年十月份以前有什么?吹破天了手里头也就一个第一镇,单纯说军事力量的话,当初的赵东云单手就能挑翻他,但是自从王英楷比赵东云先一步踏进京师,然后灭掉满清以共和奠基人自居后,再加上他原有的北洋第一梯队老大的威望,就是让他成为了当代北洋名义上的老大,这才让他拉拢到了袁世凯时代的诸多幕僚人才,甚至联合了段祺瑞和王士珍以及张怀芝和王汝贤他们,搞出一个联军来和赵东云打擂台。=顶=点===x=o

搞的当初的赵东云极为被动,甚至都被迫独自对抗北洋其他军阀,以武力强夺京畿,但是恰逢南方联邦成立,这才缓和了北洋诸位军阀的矛盾。

但是那个时候,王英楷的地位已经是很难动摇,不管赵东云承不承认,反正别人是认为王英楷已经是北洋的当代老大,袁世凯的继承人。

从上述王英楷、赵东云的发展轨迹来看,那么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这年头军阀们除了要手握强大的军事力量外,实际上威望也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起重要性丝毫不弱于军队。

很明显,1907年国人心中能够带领中国统一并崛起的并不是他赵东云,而是张之洞和王英楷其中之一,嗯,兴许还能把端方算上,但是绝对没他赵东云的份。

如此情况下,也就怪不得那些留学生们会选择投诚其他人了。

杨德明接到了李想他们后,也是没有在香港做过多的停留,而是次日就乘坐客轮北上,直抵旅顺这个当代中国除了上海外的第二个公共、自由港口。

他们刚抵达旅顺后,就是换乘火车前往沈阳,四月二十四号,沈阳巡阅使府内,赵东云就是亲自接见了这几个远到归国,甚至连家门都还没来得及回的军事人才。

“诸君一路都辛苦了,我代表东三省的十余万将士欢迎你们来到沈阳,我相信只要诸君一起努力,国家兴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

接风宴上,赵东云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些人才的重视,尤其是对李想和伊良旭这两名后辈的重视。

赵东云之所以重视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是当代中国里仅有的几个现代化军事人才,而且还是高端化的军事人才。当代国内各种军校以及留学生多了,比如北洋军校,前奉天武备学堂,今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还有诸多人耳熟能详的日`本陆士留学生以及德国的几所军校的留学生,但是以上军校通通都是以培养基层军官为目标的军校,培养出来的都是排级、连级的军官。

至于说这些低级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以后会有部分人成长为名将,军事家之类的,几率太小,不可靠,赵东云总不能指望用大浪淘沙的方式然后从几千上万名基础军官里头挑出将帅人才来吧,要不然就是用时间来沉淀,说不准几十年如今的这些基础军官也能涌现几十个名将来,但是赵东云那里能等几十年啊。

一支军队是需要战略层面的高端性人才,依靠时间来沉淀对于现在的赵东云不现实,至于现有的人才库,尤其是高级将领这个群体里说实话素质真不咋地。

尽管陈光远、孟恩远、曹锟这些人在后世都是大名鼎鼎的军阀、名将之流,但说实话他们的现代化军事素质相当一般,你让他们带领个把师打仗问题不大,但是你让他们承担整个军队的建设,肩负起全军的战略指挥,以及最为重要的就是专研并开发各种新式战术,那就真难为他们了。

这些工作之前一直都是赵东云一肩挑,其他人真搞不来这个,后来杨德明回国后,加上方壁永也勤奋好学,这才分担了部分赵东云在这方面的工作。

现有人才库没有,靠时间沉淀也不可行,那么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直接获得经历过高级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比如说日`本陆大、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这些高端院校的毕业生,这些军事院校毕业的人才先不说会不会成为名将,赵东云也没指望他们有几个是名将,但是人家在校几年所学的东西就不是那些陆士生所能比较的。

你陆士生学的是什么?连排级的战术,教你如何列队,怎么冲锋攻克敌人的机枪堡垒。而陆大生学的是什么?国防经济、战略指挥、前沿军事理论这些东西,两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都没发比。

当代国内南北方甭管高级还是低级军官都拉出来,赵东云保证除了他手底下的杨德明、李想他们外,没一个人说的出国防经济到底是什么玩意,除了这些年上过自己进修班的那些人外,90%以上的国内军官连弹性防御理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至少50%以上的军官连如何布置机枪交叉防御都不懂,而日俄战争后刚冒头,为了如何应对战壕战术而发展的渗透战术估计都没几个人听过这个词汇。

当代的中**队,就是由一群文盲和一群只懂得连排级战术的低级军官所构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