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李谅祚的行宫内。
这一段时间李谅祚可以说轻松多了,对宋的战局基本上已经落下了帷幕,在李谅祚的策划下夏军已经利于了不败之地,而且这段时间夏军各部进展神速,如今关中各地的城池以及全部落入到了夏军的掌控之中。
“禀陛下,卓公公回来了,已经进城了。”一名传令兵来到李谅祚的面前禀报道。
李谅祚兴奋的说道:“快宣其入宫。”
小卓子一路小跑的来到李谅祚的面前说道:“奴才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起来,跟朕说说收获如何?”
“禀陛下,此次奴才在渭桥仓共缴获宋军粮草两千五百七十三万石,这些粮草分别储藏在三千多口粮窖当中,每个粮窖存粮在八千万石左右,其余的兵器、盔甲、床弩、箭支、攻城器械多的都数不清了,奴才返回之前已经命人一一登记造册……”小卓子向李谅祚禀报道。
尽管李谅祚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知道此战收获巨大,可是没想到会如此巨大,两千五百多万石粮草堆在一块,有了这些粮草足够解决大夏帝国的粮食危机了,现如今渭桥仓所储存的粮草比当年大隋王朝修建的洛口仓所储存的粮草还要多,更何况这里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兵器、盔甲、床弩、箭支,这些物资足够李谅祚武装百万大军了。
而这些对于宋军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别忘了宋军的西征军可是已经扩充至八十万大军了,而且还有两百多万名后勤人员,这些人可都是壮丁,大宋为了灭亡大夏帝国光前线人力就投入了三百万,按战争时期的消耗,这些粮草也仅仅只是够前线三个月消耗的,在历代王朝之中,也只有大宋帝国有足够的财富武装这么多的军队,发动如此惊人的战争。
“幸亏老子技高一筹,否则大夏帝国恐怕已经不复存在了。”李谅祚感慨的说道;“小卓子,你知道宋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宋军缺乏骑兵,灵活性差……”
“这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方面,宋军失败的关键在于制度,大宋帝国在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指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因此宋军绝大部分将领都是文官出身,对兵事根本就不了解,带兵打仗甚至还要看着阵图摆兵布阵,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陛下的意思是,宋太祖的国策指定错了?”小卓子向李谅祚问道。
“宋太祖的国策没有错,错了的是后世的这宋室皇帝,大宋立国到今天已经将近百年了,如今的天下早已经发生了惊天之变,当年宋太祖时期的国策自然也就行不通了;大宋立国支持,当时的天下正值五代十国的末期,天下各处动荡不安,短短的五十余年中原王朝竟然就更替了五个王朝,称帝称王者数十人,天下皇帝走马灯一样的换;
在那个时代手里有兵权就是老大,武将的权利过大,因此宋太祖选择了用文官来遏制武将的军权,如此宋太祖才能够统一中原结束乱世;但是这项国策放在今天已经不管用了,如今的大宋文官的权利已经超过了武官,大宋因此才能够繁荣昌盛,但是宋军因为缺乏武将而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地位,宋军的兵员战斗力不弱,但是你让一只羊来带领一群狮子,怎么可能打得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呢!
朕如果是赵顼的话,这个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改国策,提高武将的地位,然后在依靠强大的国力编练一直铁军,道那是横扫天下简直如秋风扫落叶,我大夏帝国和辽国都将难逃灭亡的命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