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十五卷 河海静谧车书同 楔子

第十五卷 河海静谧车书同 楔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佑十三年,贞明二年,公元九一六年。

二月初二。

龙抬头。

沙州。

敦煌。

数十年来,在河西,归义军就是一杆旗帜。

河陇陷蕃,是河西、陇右无法描述之痛。

天宝年间,唐军本已夺取黄河九曲之地,将吐蕃压得步步后退,行将崩溃。一场安史内乱,河、陇精兵东去,吐蕃不但逃过一劫,蕃儿趁机全取河西诸州。

彼时,大唐曾经的第一打手兼唐协军,回鹘人看唐军元气大损也有点飘,在执行上峰任务时划水打滑头仗,还对大唐的安西、北庭背后下手。

整个陇右道丧失殆尽。

李亨以降,几位李唐天子无能,家里家里搞不清,外头外头镇不住。最后竟与吐蕃议和,承认了河陇丢失的现状,彻底放弃河陇。

如此窝囊,李二泉下有知,都得掀了棺材板子爬起来。

但是大唐朝廷窝囊,吐蕃更是混蛋。

这帮高原蛮子,被唐朝摁头捶了上百年,一朝得意就彻底放飞了自我。

大唐在河陇建立的是秩序,带来的是富足与文明,吐蕃在河西却是横征暴敛,弄得天怒人怨。

不仅如此,吐蕃家里也学着大唐闹内乱。

今天这个造反,明天那个叛乱。

大中二年,即公元八四八年,河西豪族张义潭、张义潮兄弟终于抓住机会,趁吐蕃内乱之机,联络沙州豪族起事。汉蕃百姓群起响应,二三年间,便恢复沙、瓜、甘、肃诸州,并于大中五年,由兄张义潭携地图户籍入朝。

陷蕃百年的河西陇右,就此归唐了!

大唐遂于沙州置归义军,授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后,归义军又复凉州、北庭等处。

至此,河陇尽属汉土。

西尽伊吾,东接灵武,河西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这是安史之乱以来,唐朝最可令人称道的胜利。

要知道,老李家的祖坟就在陇右呐。

可惜,归义军也就此盛极而衰。

河西陇右地处关键,不但是重要商路,更是关中的重要外围。可惜在河陇起事中,大唐朝廷作用有限。

嗯,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直接参与。

总之,不管怎样,李唐朝廷对于河陇诸州为张家把持的状态非常不爽。对河北的逆蕃,朝廷无可奈何,但是对归义军却是花样百出。

原因简单,因为河西之地地广人稀,本土出产有限,若图发展,必须获得汉地的支持。所以,唐朝卡着人口与财货这两个命门,再加上一点挑拨离间,就能折腾的归义军死去活来。

比如,张义潭入朝为质多年,于咸通八年去世。为维护朝廷信任,张义潮入朝为质,以张义潭之子张淮深任留后。但朝廷就没有任命张淮深为归义军节度使,从大义上给他添堵。

归义军内部成分复杂,张家只是盟主,本来管理就难。再加上朝廷各种使绊子、撩阴脚,张淮深终于死于内乱。

先是,张义潮之子张淮鼎杀张淮深自立,死后为大将索勋篡权。

之后,张义潮之孙、张淮鼎之子张承奉又杀索勋夺权。

归义军内乱多年,实力大损,甘州为回鹘窃据,肃州龙家也不再听从号令。

重新掌权的张家话事人张承奉一度欲图振作,有意武力恢复河西诸州。

时值朱梁代唐,张承奉遂自立西汉金山国,号白衣天子,不奉朱梁正朔。奈何时移事异,实力不济,张承奉用兵多年,战果寥寥,反而兵败受辱。

两年前,张承奉于忧愤中离世,州人公推张义潮外孙婿曹仁贵主持州事。

时,归义军仅保有瓜、沙二州而已。

曹仁贵者,曹议金本名也。

接掌州事两年,曹仁贵低调做人,去西汉金山国号,止兵戈,东与甘州回鹘联姻,西与于阗国主休好,勉强维持局面。但是,任谁都能看到,沙、瓜二州孤悬域外,诸胡环伺,没有强援,也就是个苟延残喘的局面。

强援?

朱梁指望不上。

曹大帅举目东望,嘿,谁想得到,卢龙李家竟是李唐宗室。

年前一队商旅通过,说卢龙李家宗室复兴,不但在中原数破梁军,甚至取了夏绥、灵武二镇,将党项羌揉圆搓扁,十分得意。

灵武,这就不远了呀!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晋阳城郊。

春寒料峭,天轻云淡。

猪儿在跳,喜鹊在叫。

退伍老兵孙鹤带着两个儿子出门,三转两转,在一户门前拍了两把。

伴随犬吠数声,便有个健壮小伙奔来开了门闩,一声“孙叔”叫得清脆。

孙鹤迈步进门,问道:“雀儿,你常叔在么。”

那小伙中等身量,只是长得粗壮,道:“在呢。”

众人入内,便有一汉面色难过地来迎,向孙鹤拱拱手,道声:“孙兄。”

“常兄。”孙鹤寒暄道,“上元已过,今岁做何打算?”

这姓常的汉子蹙眉道:“还能怎样,在家呗。”

这厮姓常名思,曾应募在铁林军中。作战也算勇武,可惜手脚不大干净,行军途中拾得他人遗失财物没有上交。这在之前的河东军算个屁事,奈何如今管得严,事发了,竟因此被逐出军中。

他这种情况,再想投军不大容易,可是别的营生也不会做。

没了军饷,好在家里授田不受影响,这些年也积蓄了一些家资,常思回乡务农也算有个营生,日子能过。

总算上官没有做绝,事情也不曾大肆宣扬,知情人少。否则,闹得乡里人人尽知,那可没法活了。

孙鹤道:“讲武堂,要来晋阳招募学生。”

“讲武堂?”常思知道李枢密搞得这个玩意,之前都是在幽州招募,却没听说要来晋阳招人。

看看孙鹤身边两个小子,常思若有所悟道:“孙兄有意让二位贤侄应募么?孙兄在军中本来前途远大,却急流勇退做了这个里正。怎么又让贤侄投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