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重生之改天换地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最后的中学时光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最后的中学时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时候的高考还沒有几年后那么人性化,现在是考生在还不知道分数的情况下就得填报志愿,不像后來,可以看到分数后再根据分数情况决定自己到哪所大学就读。

就因为这个情况,在当下的高考中,往往会出现戏剧性的情况。

大家在填报志愿时,都是根据自己预估说得的分数为基准的,但是既然是预估,那自然而然准确性就不会有百分之百,问題就來了,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考的分数会很不错,因此志愿的填报时往往选一些国内最顶尖的学府,然而当分数沒有达到时,他们不但失去进入这些大学的门槛,就连次一点大学也会放弃他们,结果只能去读一些虽说是重点但是名气和实力都差许多的大学,而另外一些人,也许觉得自己考得不好,因此志愿的标准有所降低,等出來的分数却超过预期,结果也只能对更好的大学望洋兴叹。

自然而然,这些戏剧性的情况都不会发生在陈康杰的身上,他已经有所去留,即便是真不能到香港大学,国内也不会有大学将他拒之门外。

陈康杰已经很久沒有在教室里出现了,他这次难度的莅临在老师和同学之间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毕竟过了这两天大家就真的各奔东西了,这是最后的中学时光。

在教室的座位上,很多同学围着陈康杰叽叽喳喳的聊天,由于时间的特殊性,聊的内容自然而然与这次填报志愿有关,窗户外围了不少其他班级的学生。

其实就陈康杰的认识來说,他真不觉得好的大学和差一点的大学在教学质量上有本质性的差别,起码在大学中,学生的自学将占据主要部分,老师的传授不像中学期间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能区别稍显差异的,应该是学风。

对于学风,陈康杰的理解与其他人或许会有些不同。

每一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校训,而且同质化极其严重,例如笃行啊,格物致知啊,严谨啊,厚德啊,创新啊等等,其实呢,这些校训一定程度上是摆设,因为学校的教学中,许多行为都是脱离校训了的,而且,不少大学生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校训,即便知道的,也很难解释清楚意思,人们对某所大学的关注极少去关心校训,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再说历史,每一所大学成立的时间和历史环境地域环境都不一样,自然历史会有区别,原本这是值得继承和传承的重要部分,但是今天的国内大学已经同质化很严重,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学科设置,专业考评等等大同小异,过去的历史除了在校史馆里面能看到之外,已经被丢弃于利益的俗世洪流之中。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來判断的话,国内大学的学风都大同小异,可为什么有些学校给人感觉更好更出人才,而另一些学校表现得平淡很多呢。

陈康杰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好的学校聚集了一大批学习优异,勤奋好学的学生,这些学生个个都是高考过來的顶尖精英,大家同在一个学校,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水到渠成的会在攀比之心的促使下形成一种竞争文化,达到了互相促进的功效,反正人大多数都是不服输的,这种现实主义的思维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组织中,这也是学校学风最大的不同决定因素。

很多人都说,大学主要是因为有大师,这种说法不错,一所大学要是沒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教授和学者,确实会很悲凉,大师通过自己的思想以及行为的的确确能够影响到一些人,但是,我们不得不客观的看到,一所大学有上万人,甚至数万人,能真正得到哪些大师悉心指点的又有多少,能够长时间跟着大师学习的又有几人。

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得靠自己,实际上每一所大学最大的大师就是其所拥有的图书馆,那里面汇聚了无数前辈圣贤和当代精英的智慧与学识,只要你会利用,就能在渊博浩瀚的书堆中使自己变得不一样,老主席毕业的学校只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一所师范学校,但是他遍览群书,学以致用,使其在后來的革命事业中找到了国家命运的根源和解决的最佳方法。

就像首都大学某位知名教授问他的学生,你们到这里來的目的是什么,有学生说是学知识,有学生说是学方法,教授都说不对。

在学生的追问下,教授才告诉他们,你们來到这里主要就是开阔视野,视野的开阔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视野,你自然而然就会去学习你所要的知识,自己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孔子说有教无类,这说明在起跑线上大家其实差距不大,好大学也有不学无术的学生,次一些的大学也有人学有所成,常言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切还得看我们自己,与大学本身直接关系沒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