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180章 被惦记上了

第180章 被惦记上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将功成万骨枯。剿匪之战使张汉卿声名鹊起的同时,也有近百人的卫队旅战友们长眠于这片热土上。

军队的战斗力不单单在于训练,还有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这一切,在历代中国军队中间都是没有的。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传统的观念使得当兵吃皇粮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自然而然地,打仗时保命和平时敛财是官兵的通病,喝兵血骚扰地方是应有之义。

张汉卿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思想上让他们认清“为何而战”,还要尽一切可能给他们减少后顾之忧。即活着时给他们以尊严,阵亡后给他们家庭以安慰。现代国家对于军人的优待地位相对都是突出的,例如购票等的军人席位以及国家对于烈军属的照顾等。

张汉卿决定提升对于阵亡伤残官兵的待遇,他和王以哲等人合计后专门就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后事开了一次会议,并以此作为未来自己的建军基调。

所有阵亡将士的遗体处理都征询家属意见,如果有意回乡安葬,则由卫队旅专门安排车队送柩回乡,力求声势浩大,费用由卫队旅出;卫队旅还在草原上建起一块墓地,供奉那些无家可归或不便回乡的烈士们。至于伤残士兵,能够继续留在军中的就作为宣传干部,无法承担任务的就地安排看守陵墓,或者遵循本人意愿发放遣散费和伤残补助费用回乡。

当然,不会让他们这样孤零零地回去,至少也要派出四个战士和一辆马车把他护送回乡,务求高调。张汉卿更安排星夜刻下数千枚金灿灿的奖章并印制数百本证书,作为此次战役功勋人员的资历及作为伤残军人退伍证明。资金紧张,他才想到这个用精神奖励代替物质的办法。在他的计划和宣传中,将来这种伤残证明会由民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补助,只是目前还够不着这块。

对此次立功的人员,择其最优者十人,各由一个班的官兵护送回本乡戴花游街,安排县、乡宿老给予壮行,务求风光。

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天才的主意,至少全旅官兵心有幸焉。那些被披红挂花的战士,第一次在家乡人们面前大大地露了脸,对于获得的荣誉无比地珍视;那些受伤的官兵,不再像其它军队一样被人讥笑为废物而是再入征途,对于未来的恐惧情绪大大缓解;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庭,因为超常识的礼遇----从前可都真的是马革裹尸甚至尸骨无存的----卫队旅不但妥善安顿了后事,还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召开群众集会,高度赞扬了他们舍身为国的贡献并组织追悼仪式,部队并许诺不会忘记烈属的功劳、将在条件转好时按政策给予一定的照顾,多少减轻了他们对于失去亲人的痛苦。

对逝者的关爱就是做给活人看的,张汉卿的举措,至少赢得卫队旅及其家人们的赞许。老百姓们第一次感觉到参加军队并不是不可取,军人作为一种有荣誉的职业开始对很多对现太不满的年轻人有一定吸引力。最令人感动的是,在几乎全省刮起的卫队旅伤亡将士安置工作进行的同时,竟有上千个适龄青年指名要加入卫队旅,其中不乏烈士亲属。

大胜而归,该衣锦还乡了。奉天城内,有人期盼,有人冷眼。期盼的是于凤至,妻盼夫归,这是人之常情;冷眼的是冯德麟,卫队旅的坐大,让他坐卧不安。一个二十七师已经够他头痛的了,再加上一个能打仗的卫队旅,这不是要命吗?

不行,必须把这支队伍瓦解掉!在督军府暨省政|府为张汉卿等人请功的宴会上,冯德麟罕见出席并亲自给张汉卿把盏,席间吐露心声:“汉卿贤侄!小半年时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卫队旅能带领一帮学生军打败顽匪,是伯伯始料不及也堪称可喜可贺。时值国家用人之际,伯父可以担保汉卿贤侄可以在二十七师承担更大的重任,一个实至名归的旅长是跑不了的!”

与张作霖一向不和的老冯突然大包大揽送上橄榄枝,这让奉天军政大员大跌眼镜,张作霖却蹙了蹙眉。这老冯极力让汉卿入二十七师是别有所图啊:一者几个要职都已经被奉军老人占据,实无腾挪余地,要这些老人为他让位,只怕会寒了大家之心;二者这老冯只怕又要拿卫队旅说事了!

果然,冯德麟话风一转:“学生军打仗是好样的不错,我们这些军中大老粗可要丢脸喽!国家培养学生人才不易,还是学以致用为好,打仗的事,就交给我们这些大老粗吧。再者奉天财政也养不起这么多人,我看还是有机会请令中|央给予封号为好,奉天百姓的负担太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