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569章 赵构极限二选一,历代皇帝疯狂吐槽赵鼎张浚

第569章 赵构极限二选一,历代皇帝疯狂吐槽赵鼎张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光世作为在皇帝赵构的心里都挂上号的军头,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逃跑将军,为什么这么些年都没被免官?

原因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军队。

仅仅是军队的话,朝廷的办法还是很多的。

比如说,拉拢刘光世麾下的重要将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

跟朝廷混,肯定是比跟刘光世混要更容易吃香喝辣,更能前程似锦。

想要拉拢和分化刘光世的部将,难度并不大。

所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光世很会做人。

他总能及时的投靠朝中的宰相们,送来大批礼物,用各种办法笼络感情。

就比如这一次淮西之战,张浚一声令下,其他三路瞬间反扑。

刘光世为啥执意南撤?

因为南撤是赵鼎的命令,北上反扑是张浚的命令。

所以刘光世压根不鸟张浚的命令,老子就认赵鼎赵相公,人家是左相,你一个右相算什么东西!

直到赵构的圣旨下来了,刘光世才乖乖听命。

现在张浚要以这个理由罢免刘光世,那赵鼎当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本来嘛,几名大将之中就只有一个刘光世是积极靠拢赵鼎的。

赵鼎作为大宋左相,真正的大领导,连一个部下刘光世都保不住,将来谁还愿意真心实意地跟随赵鼎?

赵鼎沉声道:

“张大人,刘光世不是已经按照圣旨北上,而且也打赢了吗?”

“他并不是你口中那种野心勃勃对朝廷不敬的人,他看到朝廷的命令之后就立刻去做了。”

“有些人自己代表不了朝廷,但是心里却没点数!”

见张浚指着鼻子骂人了,赵鼎也不客气,直接在最后讽刺了一句张浚。

你只不过是右相,还没资格代表朝廷!

我,赵鼎,左相,才是真正能代表朝廷的那个人!

张浚闻言,直接气笑了。

“我不能代表朝廷?是陛下委任我张浚负责两淮战事的,刘光世连我的命令都不听,难道就不是藐视陛下了?”

“哦对了,某些人误信情报,把岳飞调回来,搞得本来好好的一场两面大胜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

“呵呵,简直就是尸位素餐!”

张浚一提起两淮战场上的结果,赵鼎就哑口无言了。

错误估计伪齐战斗力,调岳飞回援,的确是赵鼎的巨大失误。

事实胜于雄辩啊。

赵鼎咬着牙,怒道:

“总之,你若是能拿出证据,我也自然会支持你罢免刘光世。”

“若是你拿不出证据,那就一切免谈!”

【赵鼎和张浚围绕着刘光世是否免职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对原本亲密无间的盟友,就这样走向了决裂。】

张浚回到右相府,又找来了秦桧,将今天的事情如实相告。

秦桧微微一笑,双目中露出了狡黠的眼神,对着张浚拱手道: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张浚怔了一下,疑惑地开口道:

“喜从何来啊?”

秦桧正色道:

“大人马上就要成为大宋左相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吗?”

“嗯?”张浚依旧还是有些不太确定,“你真的觉得陛下会在赵鼎和我之间选择我?”

秦桧微笑道:

“大人指挥大军接连取胜,而赵鼎却是误判形势导致岳飞功败垂成。”

“若是陛下上一次信了赵鼎,恐怕就又要逃亡海上了。”

“事实已经告诉陛下,只有相信您,才是陛下最好的选择。”

“所以请大人放心,赵鼎马上就要罢相了。”

张浚闻言不由大喜,立刻对秦桧做出承诺。

“会之兄(秦桧字会之),若是我当真成为左相,一定向陛下推荐你为右相。”

“你我二人联手,匡扶大宋!”

秦桧自然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离开张浚的府邸后,秦桧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渐渐露出得意的笑容。

“终于……”

【秦桧被罢相之后不甘寂寞,想尽各种办法重新上位,终于巴结上了右相张浚。】

【在成为张浚的心腹后,秦桧竭尽全力挑拨张浚和左相赵鼎的关系,终于让两位主战派宰相走到了有你无我的决裂态势。】

秦桧呼出一口气,自得的摸了一下胡须,轻声道: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陛下做出选择了。”

……

画面一转,赵鼎终于忍无可忍,单独前来面见赵构。

“陛下,老臣和张浚原本如手足兄弟一般亲密,但他却被某些人给挑拨,已经和臣彻底决裂了。”

“眼下,老臣和张浚之中只能留一个人,究竟留谁去谁,伏唯陛下圣裁!”

眼下的朝廷舆论对赵鼎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继续斗下去,赵鼎很有可能会被张浚斗垮。

无奈之下,赵鼎只能趁着眼下局势还没有那么差,来找赵构摊牌。

究竟留谁?

赵构听完,明显也是颇为迟疑。

过了好一会,赵构才开口道:

“卿家先回去好好冷静一下,嗯,坦白说,朕这边有一份张浚请辞的奏折。”

赵鼎不假思索地从怀中也拿出了一份奏折,放在了赵构面前。

“这是臣的请辞奏折,臣就不打扰陛下了。”

等赵鼎离开后,赵构看着面前的两份奏折,脸上表情颇为纠结。

到底要批准哪一份呢?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君臣也展开了讨论。

大秦世界,扶苏开口询问:

“父皇,您觉得赵构会留哪个呢?”

秦始皇在思考。

等了一会,扶苏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秦始皇。

“父皇?”

扶苏觉得自家父皇可能是睡着了。

冕旒挡住了秦始皇的上半边脸,很难看清楚这位皇帝的眼睛究竟是不是还睁着。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

“朕没睡着!”

“哦。”扶苏讪讪地应了一声,随后道:“父皇您还没回答儿臣的问题呢。”

王离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这位身经百战的大秦将军嘴角忍不住微微勾起。

在金幕出现之后的这些年,陛下和太子殿下之间的感情是越来越好了。

没有金幕之前,太子殿下哪里敢用这种口气追问陛下?

面对扶苏的催促,秦始皇依旧没有急着开口。

过了好一会,秦始皇才悠悠道:

“朕在想,朕如果是赵构的话会选哪一个。”

“然后朕发现确实很难选,两个都是废物,选哪个都是错的。”

“呃……”这个答案让扶苏一时间无言以对。

秦始皇吐出一口气,冷冷地开口道:

“大秦随便一个知府去了大宋,都能比赵鼎和张浚这两个蠢材干得更好。”

“至少大秦的知府知道该怎么应付战争!”

扶苏沉吟片刻,颇为认同地点头。

“父皇您说的是。”

得益于法家思想的主导,大秦的整个官僚制度是非常严密的。

严密到什么程度?

许多现代华夏史学家甚至认为,大秦后世的所有封建王朝,注意是所有,都没有能达到大秦制度的严密程度。

因为从大秦之后,除了汉初短暂的黄老学派执政外,剩余的近两千年都是由儒家主导的王朝了。

儒家并非一无是处,不然也不可能主导华夏文明这么长时间。

但在对细节和制度的精雕细琢上,儒家是肯定不如法家的。

法家天生就关注细节,法家的官员们甚至恨不得连老百姓出门先迈哪条腿都用法律来进行规定,这一点是儒家望尘莫及的。

在这么一套完整制度的加持下,每一个官员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一个大秦内地和平地区的知府去了边疆刚刚纳入大秦治下,可能依旧有各种叛乱的地方当官,他一样能凭借刻在脑子里的制度飞快上手。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坏。

大秦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是很容易让官员们过于死板地按照详尽的律法去做事,许多时候就缺少了人情味。

不过法家学者们也不会觉得这是弊端就是了,法不容情嘛。

但话又说回来了,面对大宋这种朝廷统治秩序几乎被摧毁、打乱、重组的情况,一个大秦官员穿越过去当宰相的话,的确是能迅速地帮助皇帝重建秩序。

这样一想,大秦任何一个知府都比赵鼎张浚强,确实也说得过去。

扶苏沉吟片刻,又继续开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