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清华帝国 > 第一百章 一碗番薯粥

第一百章 一碗番薯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纪晓岚见李杨无语又接着说道:“如今山东地界一户农家至多能耕种20亩地,年产折银约40两,而一户农家全年开销折银至少35两,年终所余不过5两纹银。这还是光景好的年份,赶上灾害欠收的年景不但没有盈余,还可能负债。”

说道这里纪晓岚见李杨已若有所思便住口不言,自顾换了一锅新烟丝又点燃抽了起来。

片刻后李杨道:“我明白了,现在我们工厂工人每月的薪水最低都是二两银子,且包吃住。一人做工基本就能养活一户人家,若两人做工一年还能攒下些银两。如此一来当地农户都想来我们厂里做工,可我们只招收流民,当地农户对我们不满也就很正常了。”

一旁福长安闻言接口道:“难怪你每次干架工人们都那么兴奋,原来打一仗下来能多拿两个多月薪水。”

“合着你这总经理干小半年了还不知道下面工人一个月能领多少工钱?”李杨吃惊的瞪着福长安道。

“切,我管那事干嘛,平日里钱财账目都是王思远和小翠打理。对了,我还没领过工钱呢,你这东家是不是也该给我每月发点银子花销?”福长安却是撇着嘴道。

“去,你是拿年薪的,年底分红少不了你那份。这说正事呢,别绕一边去了。”

福长安才懒得动脑筋,假装没听见李杨说话,转身跑一旁喝茶去了。

李杨一看眼前这二位,一个喝茶,一个抽烟,都不看自己了。得,这事还得自己想办法,便也坐下倒杯茶水边喝边琢磨起来。

可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不让招收农民做工人是老爹定的死规矩,这可怎么弄?总不能给工人降工资吧?让工人和农民收入差不多?想到这里李杨瞅了眼纪晓岚,却见纪大先生闭着眼睛在哪儿养神呢。

不由暗自嘀咕这纪先生每次都这样,什么话都只说一半,总让自己想。哎,还是老爹身边的那个善保善先生好,什么话能给自己说透彻了。诶?想起善保李杨忽然想起此人对自己说过一句话,出去走走看看。

没错,到山东快半年了,一直在忙,还真没出去好好转转,这山东的百姓日子到底过的怎么样,那些乡野村妇是否真如福长安所说如此彪悍?想到这里李杨打定主意,明日便去铁矿那边看看。

次日一早,李杨同福长安一行人来到距离厂区不远的矿场,才发现事情比福长安说的严重许多。矿场已全面停工,整个矿区如同难民营一般搭建了各式窝棚,不少窝棚里这会儿还冒着缕缕炊烟。

几百个四五岁至八九岁的孩子在矿区四处乱跑嬉戏,近百个村妇打扮的女人有的正在做饭,有的正聚在一处聊天。矿场两千多矿工却不见踪影,问了问福长安才知道,矿工们要么躲宿舍里不敢出来,要么跑其他几个厂子里去帮忙干零活去了。

李杨见状便朝村妇们扎堆的地方走去,却被福长安一把拉住了:“别过去,那帮娘们儿的唾沫能把你给淹咯。”

李杨停住脚步看着福长安道:“四哥,咱们不过去问问情况怎么解决问题?难不成你还真敢让护院上去动手?”

“你小子就不能别去人多的地方?咱先找那些在窝棚里做饭的聊聊成不?”

“呃......也成。”李杨略一思忖应了下来。

一行人寻到一间位置靠边的窝棚,李杨独自上前面带微笑跟一个正在土灶上熬粥的中年妇女道:“这位大婶,能和你聊聊吗?”

“你是谁?”那妇女看了眼李杨的穿戴立即露出警惕的神情问道。

“我是这矿场的东家,过来看看,顺便......”

李杨这话还没说完,那妇女便将手中搅动着稀粥的大勺往锅里一扔大喊了起来:“大家快过来,矿场的东家来啦!”

这一嗓子吼出来,附近窝棚里的女人立时放下手里的活计跑了过来,远处那些扎堆的人也纷纷往这边涌来,只片刻功夫就将整个窝棚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李杨顿时蒙了,这些村妇也太猛了。还好随行的一众护院早已有了经验,忙围成一个小圈将李杨和福长安护在中间。

那熬粥的妇女见周围已围满了人这才双手一叉腰冲李杨道:“说吧,你想聊什么?”

“呃。”李杨一时无语了,想起福长安之前说的话,再看看现在这场面,直接说正题指定得被骂死。想了片刻才道:“最近比较忙,我今天也是第一次来矿场这边,刚闻到大婶你这里飘出香味,所以过来看看大婶你弄什么好吃的呢。”

那妇女听李杨这么说顿时一愣,低头看了看锅里熬着的番薯小米粥,又抬头道:“这有什么好闻的?你这小子是想寻老娘开心不成?”

李杨忙摆手道:“大婶你误会了,我是真觉得你熬的这粥好香,我是扬州人,家乡那边的粥熬不出你这粥的香味,所以就想过来问问你这粥里到底加了些什么东西。”

那妇女将信将疑的从锅里舀出一勺番薯来说道:“你说的可是这番薯的香味?”

“没错,正是这香味,原来这玩意儿叫番薯啊,我还从没见过。”李杨又开启了装傻模式。

一旁福长安闻言脸上直抽抽,差点没笑出声来。这番薯他们刚到兖州时就吃过了,李杨还弄了几个撂灶台边上烤来分给几人吃。现在居然说从没见过,这小子装傻充愣真是一绝,自叹弗如,自叹弗如啊。

那妇女听李杨这么说却是信了七八分,因这番薯确实是乾隆十五年前后由福建传入山东。在胶州附近试种了几年之后才逐渐在山东各州府推广,济宁这边则是最近五年才开始耕种。扬州那边这村妇自是没去过,不过见李杨一副认真的表情想来应是没有说谎。

想到这里那妇女取来一个土碗和一双木筷,盛了一勺番薯小米粥递给李杨道:“来,尝尝。”

“诶,谢谢大婶。”李杨笑容满面的接过土碗,一边口吹凉气,一边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那感觉真如饿了三天才得吃顿饱饭的人一般。

待吃完粥李杨又道:“大婶,这番薯真是好吃,你还有多的吗,我想买些回去留着慢慢吃。”

那妇女见李杨将一碗粥吃得颗粒不剩脸上也露出笑意道:“这里到是还有一些番薯,不过这玩意儿不值钱,你真喜欢就送你些好了。”

李杨闻言却怎么肯白拿,当即掏出一锭二两重的元宝递给那妇女道:“大婶怎能白要你的,你看这块银子能换多少番薯。”

“这......”那妇女当即就呆住了,自己见过最大的钱也不过是几块碎银子,平日里所用都是铜钱,这么大锭的银子能换多少番薯她可真不知道。楞了半天才说道:“这银子太大,我家里所有番薯加起来也值不了这价。再说都卖给你了我们一家老小吃什么?”

李杨要的就是这效果,见状笑着说道:“没关系,大婶你看这有你那么多乡亲,你可以请他们凑凑,看大家能拿出多少番薯来卖我全都买下来。”

李杨这话一出,周围的村妇可就七嘴八舌闹腾开了。有说我家有多少多少番薯能卖的,也有说自家番薯都不够吃,那有余粮能换钱的。

李杨认真听着这些村妇言语,半晌后才大声说道:“大家看这样成不,家里有余粮可卖的到旁边登记下数量。家里没余粮卖的到我这里来咱们再聊聊天可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