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23日,也就是上映的时候,雷卫东的百货超市开张了,名字直接以雷卫东的姓氏为主,起名为雷氏超商。
作为一名穿越者,自然不会忘记宣传了,在报纸上打广告的同时,在两天前,雷卫东就派出大量员工,扯起了横幅,走上香港的街头,宣传雷氏超商开张了。
1978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特别在东方,在这一年,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召开,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改革开放,内地经济开始腾飞。
也就是在这一年3月23日,一代武打巨星李晓龙遗作的电影上映。
这部电影更改了李晓龙未完成的作品的剧情,由韩国功夫影星唐龙演李晓龙的替身。
唐龙原名金泰中,他的侧脸和背影与李小龙非常相似,在电影中没有唐龙的正面镜头,正面镜头都是从李晓龙生前没拍完的中截下来的剪辑,在影片最后的打斗内容是李晓龙于1972年10月拍摄的电影后半部分。
另外在影片里,佳禾还剪辑了李晓龙主演影片的片段,特别是片中主角比利的葬礼部份撷取李晓龙真实的葬礼。
雷卫东的超市开业和上映在同一天,可以说是一个巧合,而李晓龙的遗作和程龙的第一部代表作几乎同时上映,更是一个巧合,也可以说是两位华人武打巨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交接。
在78年的时候,李首富等华人资本还没有进入超市这个行业,香港最大的连锁超市还是以英资背景的两家连锁大超市大利连和百佳为主。
对于雷卫东这个天才少年进入连锁大型超市行业,大家还是很好奇的。
因为铺天盖地的宣传,雷氏超商开张之日,除了部分偏僻的店面,大部分超市门口都排起了两条长龙,因为人数太多,不得不限制入场。
中国人最喜欢看热闹了。
有人是单纯为了购物,想买便宜货;有人干脆是因为好奇,人是盲从的,看到别人大包小包的买,也就情不自禁的跟着买了。
一直持续到晚上,很多店铺中途补了好几次货,火爆景象震惊了香港,相信明天的报纸少不了要报道。
雷氏超商的利润,没有让雷卫东失望,甚至还有超出,仅仅开业一天,最大的一家超市的营业额高达六十八万港币,毛利高达百分之三十。
不过想想也正常,大型连锁超市开业第一天都是最火爆的时候,因为打折促销!许多人因为贪便宜走了进来,迷迷糊糊的就买了一大堆东西。
当然这种好事不会持续太久,后面慢慢就会恢复正常,营业额肯定会大幅度缩水。
不过零售行业的利润一直都很高,哪怕是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很多位置不错的小超市,日子都过得很滋润。
趁热打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雷氏超商三十家大小不一的门面一一开业了,每个店面生意都很火爆,不光给雷卫东带来了大笔收益还解决了大批员工就业问题。
虽然每家超市因为大小不同,要配备人员不同,但也要十几到几十名员工,加上后勤保障,行政管理,以及必不可少的保安人员,三十家超市解决了近两千人的就业问题。
不过雷氏超商成立不久就受到大利连和百佳这两家超市的共同抵制,他们联手向超市供货商施压,要求他们停止向雷氏超商供货。
原因在于雷氏超商成立以来,不断以便利亲民、廉价易得为口号,推出的货品价格均比大利连、百佳这种大超市便宜一成。而每日的打折促销产品,更是便宜两成到三成。
雷氏超商所在位置都是经过雷卫东精心挑选的,是人流密集,地理位置便利的黄金位置,加上低廉的商品价格,所以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前来购物,而大利连、百佳等这些超级市场的营业额则急速下降,引起了他们非常大的不满。
雷卫东的雷氏超商之所以货品价格便宜,主要是因为雷氏超商所用商铺全部被雷卫东买下来了,剩下了租金这方面的支出!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一些,但是想到21世纪香港那几乎是天价的商铺价格,现在投资再大都是赚的。
加上使用的员工都是内地过来的,人工成本极低,只需要付一些水电费就可以,所以超市的运行成本极低。
不像百佳、大利连超市不光要付水电费等成本外,还要支出高昂的租金和人工费。
再加上雷氏超商还处于打市场的阶段,所以一开始定的价格就非常低,号称是只有一分钱的利润。
而大利连和百佳等这些大超市,如果按照雷氏超商的定价来做生意,那他们就亏本亏大了。卖的越多亏本也就越多。
毕竟香港房价这么高,租金就是很大一块,在加上聘请的那么多员工,运行成本最少也是雷氏超商的好几倍。
所以如果一件商品在雷氏超商定价三毛,还可以赚一分的话,大利连、百佳定价三毛,就得亏一毛多。所以他们为了维持经营,起码得定到四毛多,而通常为了盈利的话,他们都会定到五毛。
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普通人还是占人口的大多数的,而且进超市买东西的大部分都是工薪阶级、小市民,那些富豪有几个进超市,所以一件商品能省二毛钱已经很多了。
要知道积少成多,如果生活用品,日常杂货全从雷氏超商买,算下来一家人的开销,一个月最少能省几百元钱,一个月几百块,一年就是好几千。这对普通小市民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开销了。要知道现在香港市民的工资现在一个月还不到2000元。
百佳和大利连论价格战比不过雷氏超商,只好从别的地方堵死雷氏超商,一开始想打宣传战,宣传雷氏超商不好的消息,什么价格便宜是商品过期,假货多等原因。
对此雷卫东也不甘示弱,要知道雷卫东有钱,还和这样的报纸关系良好,在宣战传战上面打起来也不甘示弱。
在加上雷卫东发动那些生产商的抗议,要知道给雷氏超商供货的商家都是比较知名的企业,百佳和大利连的造谣把他们也牵扯进去了,虽然百佳和大利连后台有怡和洋行,但也不能犯众怒,最后只能停下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游戏。
而经过宣传,雷卫东的雷氏超商在香港市民中的名气一下打响了,香港岛、九龙等地的顾客因为雷氏超商都设在家门口,所以经常下班后到雷氏超商里面转一圈买些东西回家。
而那些住的比较远的新界方面的市民,因为贫穷,在看到雷氏超商里面的商品价格便宜,经常是一大早就跑到雷氏超商,一买就是一大包,甚至有时候买上一车打折的商品回去。
百佳和大利连论价格战斗不过便易得,宣传战最后也是平手,看到雷氏超商越开越大,还在不断增多,所以只好采取低下的手段,通过母公司怡和洋行的影响力,来威逼那些供货商停止给雷氏超商供货。
这一手可以说让雷卫东有些让措手不及。不过幸好仓库之中还有存货,像家电、家具等大型商品因为出货量少,还不需要担心。但是一些快速消费品比如饮品、冷冻肉、饼干、方便面等产品就面临缺货的尴尬了。
面对这种情况,雷卫东只好双管齐下,既然香港几大有名的供货商全都停止供货,那雷卫东干脆直接绕过代理商了,直接和厂家联系了,就像后世开遍全中国的沃尔玛和家乐福超市,不就是号称直接在家厂拿货吗?干脆雷卫东也这样干。
要知道因为香港作为一个物产并不发达的港口城市。连生活必须的淡水都要内地供给,所以很多商品其实都是需要进口的。只不过很多这些商品大部分都被几个实力雄厚的代理商垄断的,对于这些代理商的情况雷卫东也是分开对待。
比如水果、大米、肉类、食用油这些商品,全部都是由内地进口,而总供货商华润公司更是有着中资背景,一开始雷卫东因为用量不大,都是和二级代理商联系。
现在既然被那些代理商封杀了,雷卫东就直接和华润公司联系了,要知道通过建设二十三栋大楼,雷卫东和新华社关系很亲密,很容易就和华润公司达成了协议。
华润公司根本不在乎怡和银行的威胁,卖给谁不是卖,特别是雷卫东和内地关系很好,是内地的朋友,哪像大利连和百佳这些英国资本一边通过内地赚取大笔金钱,还一边骂内地不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