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22章 一环扣一环

第22章 一环扣一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作为香水的主要成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固然,不管是香奈儿还是迪奥,都会宣传自己的香水有什么什么秘方,从纯天然动植物里面提取了什么什么精华,但是归根结底,香水成分中占据最高比例的绝对是酒精。

将各种各样的特别成分融入到酒精之中,就成为香水。

张华想要自己的肥皂变为香皂,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香水的制作了。

而制作香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制作酒精。

这个年代,虽然也有蒸馏酒,但是普遍都是度数不高。

什么千杯不醉,三碗不过岗,听起来好像古人的酒量都是海量,其实最主要的是那个时候的酒的酒精度太低了。

有研究表明,在唐朝时期,各种酒类的酒精含量普遍在3%~8%之间,这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啤酒,甚至还不如。

张华穿越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考古专家从浙江月湖宋代都酒务遗址挖掘出大量酒坛,发现当时的一个酒坛容量一般只有1公升,相当于现在一瓶半啤酒的容量。

在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找到了埋于地下近800年的宋代都酒务遗址。都酒务是宋代这一地区最大的制酒作坊,这个作坊采用月湖水制成的酒曾是宫廷贡酒。

在近200平方米的都酒务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酒瓶,其中有500多只完好如初。经测量,这些酒瓶小的容量多为1公升,大的寥寥无几,容量约为2公升。

专家认定,这就是古时的酒坛。

考虑到古时候的酒精容量,“小二,来一坛酒”,这样的话语,也就不见得凸显自己的酒量有多好了。

“少爷,村西头的老茅家的手艺是最好的,我们家不少家具也都是他们打造的,并且更厉害的是,他们家还会烧瓷器。”梅子在互助村已经呆了十来年了,对于村里的情况比张华熟悉多了。

互助村作为沣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历史其实并不算悠久,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南北朝时期各地受到战乱波及的各路人慢慢集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杂居村落。

和一般村长里整个村都是同姓不同,互助村的姓氏可谓是五花八门,虽然还谈不上百家姓这么扩张,但是十几种姓还是有的。

其中老茅家就是村里唯一一家姓茅的,据说祖先曾经在汉朝是一个有名的工匠,曾经参与建造了不少知名的建筑,不过沦落到现在,茅家也就只是负责帮忙村民打造一些家具之类的东西来维持生计了。

“会木工又会烧瓷器,这真是瞌睡遇上枕头啊,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了。梅子,你去书房把握花的那套设备图纸拿过来,我们去茅家一趟。”

“少爷,你说的设备图纸是那个书桌上放的画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吗?”

“那是你家少爷的心血,怎么就奇奇怪怪了,赶紧去,小心一会少爷我打屁屁。”张华说完朝梅子挥了挥手。

在给潘忠做了几个示范之后,张华很快就从制作肥皂的活里面解放出来了。

对于肥皂的制作,最难的是知道皂化的原理,后面的东西其实都复杂。

当然,如果以后大规模的生产之后,如何开发配方可能会对肥皂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目前来说,肥皂是妥妥的高端产品,绝对不是面向普通老百姓而开发的,这个时候成本什么的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少爷,现在的日头这么大,要不要我去老茅家去把人请过来,你有什么问题直接问,省的你跑一趟”,就在张华和梅子准备出门的时候,潘来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对张华说道。

在潘来福眼中,老茅只是一个匠人,压根就不配自己家少爷亲自过去拜访,少爷愿意邀请他来家里问话就是很看得起人家了。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四民分业定居理论,他主张将被统治的广大群众,按照他们各人的职业分为四大社会集团——士、农、工、商。

最初四大集团的成员不能混居杂处,必须按其职业群居。

比如所有的“士”及其家庭必须共同聚住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处农就田野”以便从事农业生产;“处工就官府”以供应官府所需要的各种器械;“处商就市井”以便进行贸易交换。

而且各集团成员的职业都须世代相传,从而可以保证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劳动力的长期再生产。这种四民分业定居理论可以说奠定了我国古代的工匠地位。

从整个封建社会来看,工匠作为排名第三的手工业生产者,在中国长期重农抑商的环境下,地位低下,既受剥削又没有自由。

这种情况下,老茅家没什么地位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张华是来自后世的,士农工商,这个排序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自然不会过于看轻工匠。

当然,不看轻归不看轻,短时间内张华也是没有办法改变工匠地位低下的情况。

张家里老茅家大概有二里路,走路需要一刻钟左右。

酷夏的太阳不是盖的,张华出发的时候大概是中午一点左右,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

毒辣的阳光照在村道两边的麦子上,照在地里干农活的农夫的背上,照在黄土铺成的路面上,让人从里到外的感受到一阵酷热。

唐朝是没有午餐的,虽然张华出来的时候已经吃了点点心,但是还真心有点不习惯这种作息。

“迟早我得让大唐习惯我得生活方式。”张华一边跟着梅子往老茅家走去,一边在心里想着。

“少爷,老茅叔一家六口人,除了老两口之外,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现在最大的已经十七岁了,小的也有十二岁了,最新的女儿今年是九岁了,不过这些年,他们家的收入一直不怎么样,所以到现在为止,老茅叔家里的几个儿子都还没有成婚。”梅子一边跟着张华往前走,一边介绍着老茅家的情况。

以张华现在对互助村的了解,梅子不具体的介绍一下,还真不知道什么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