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执宰大明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兼职讲武堂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兼职讲武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月初,宣德帝在太和殿的第一个大朝朝会上正式下旨,宣布了两件大事,一是检太常司寺卿杨溥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兼兵部右侍郎衔。

另外一个大事成立京师讲武堂,由福王朱永青担任讲武堂司堂一职。

除了福王执掌京师讲武堂外,李云天兼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一职,协助福王筹备京师讲武堂。

兵部武选清吏司的主事为正六品的官职,与李云天现在的官阶相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最为合适的兼衔,等级上完全对等。

由于兵部武选清吏司只是一个兼衔,因此李云天并不在兵部任职,他的实际职务还是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

大明之所以会设立兼衔,作用有两个:

一个作用是作为加官,以示恩宠和提升级别,例如内阁大学士在六部兼任的官职。

另外一个作用是赋予官员另外一种身份,使得其能够行使相应的职权,例如李云天:

李云天有了这个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兼衔,就能够以都察院御史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参与兵部的某项特定的事务中――筹建京师讲武堂。

如果兼衔上加有“掌”字,即“掌兵部武选清吏司”,那么李云天就可以以都察院御史的身份处理武选清吏司的事务。

例如,大明中后期的总督和巡抚,就任地方官员时通常会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或者兵部尚书、右侍郎的官衔。

这并不是意味着那些总督和巡抚在都察院和兵部任职,只是赋予了他们在所任职地域的监察权和兵权,一旦卸任兼职就要收回。

这两道圣旨一经宣读,太和殿内的文武百官的注意力纷纷集中在了杨溥的身上,杨溥从太常寺这么个冷清衙门一跃成为了内阁阁员,无疑是飞上枝头变凤凰。

同时,这也意味着宣德帝将强化内阁的力量,以使得内阁能与五府六部相抗衡。

至于京师讲武堂,虽然有福王来坐镇,可朝中关注的人却寥寥无几。

原因很简单,在大明军职世袭的这个大背景下,京师讲武堂无疑就是一个鸡肋,各都督府的权力牢牢被朝中的勋贵把控。

况且,宣德帝竟然让李云天来协助福王筹备讲武堂,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有谁听说过文弱书生能治军的?

因此在朝中的文武百官看来,宣德帝此举不过是想向天下人表明其重视武事而已,对大明现在的军事格局没有丝毫影响。

散朝后,李云天被福王召去了王府,由于要筹备讲武堂,他在都察院和文渊阁的事务已经被分派给了别人。

福王把李云天喊来的用意很简单,将讲武堂的筹建事宜一股脑地都推给了李云天,他已经见过宣德帝,清楚自己负责坐镇,具体的筹建事务都由李云天来打理。

在福王府的会客大厅,李云天将自己的有关讲武堂的构思讲给了福王。

按照他的设想,讲武堂的学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勋戚子弟,另外一部分从民间招收。

凡大明的公、候、伯,因为蒙皇上的恩典,皆可让一子进入讲武堂,自动成为学员。

而民间的招收,则要经过层层的选拔和筛选,方可成为学员。

尤为令福王感到惊讶的是,在李云天的构思中武举的内容和流程已经完全进行了变革,虽然也施行三级考试制度,但却与以往的童试、乡试和会试不同。

在李云天的理念中,京师讲武堂才是传授军事知识的场所,因此录取的学员只需要体格健壮、通晓文墨,并不要求其在经义、策问和诗赋上有多高的造诣。

其中,地方上的考试有两次,第一次考试在各州府举行,选拔出俱有武举考试资格的考生,可以称为“初试”。

第二次考试在各布政司的所在地举行,也就是省城,称为“复试”,复试合格的考生即可进入京师讲武堂。

显而易见的是,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一定远多于讲武堂的录取人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