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都澳
“荣叔叔既然早有修建港口的想法,有没有选好在家乡哪里建港?”杨星首先指着地图上荣新友的家乡浙江温州附近问他,按他的想法,既然荣明友早就谋有了兴建港口的想法,选择自家门口建港自然是人之常情。没想到荣明友听了后摇了摇头道:“我在江浙一带做过考察,没有找到合适的深水港码头。”
“荣叔叔的意思是浙江的港口都不达标?”杨星闻言有些吃惊。要知道改革这些年,沿海的省份一向领风气之先,基础设施的建设成熟程度远在内地省份之上。浙江作为名列全国产值前五名的大省,虽然面积全国最小,但省内海岸线的长度却是全国第一。尤其是省内的宁波港名列全国第二,其他诸如舟山、温州等港口也是全国排得上号的名港,加上沿海岸线星罗棋布还有众多其他小港,每年全省的港口吞吐量都位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条件居然都没能入了荣明友的法眼,让杨星都惊诧起荣明友的标准之高。
杨星虽然拥有星海商贸公司这样的物流企业,但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天才,对建设港口的条件不甚了解,他听荣明友的意思,莫非是有更好的选择,于是摆出虚心受教的样子听荣明友讲述其中的道理。
“你看,世界上最优秀的良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水域要有足够深度,海面开阔。现代船舶运输的主流都是向超大船舶方向的发展,10万吨级的货轮比比皆是,它们一次装载货物量大,节省成本。但是它们也都是吃水很深体积庞大的大家伙,如果水道狭窄,港口水位太浅就很难周转,还需要中间船舶转运,那就完全失去了超大货轮进港的意义了。只这一条全国不少号称万吨级的码头就有一大半不行,这是天然环境决定的,暂时还不能用人力弥补。”
“而且建一座港口需要有长远战略眼光,建港时间可能跨度十几年,必须在建港前就要考虑好将来港口吞吐量的需要,留出足够的余地来。否则即使勉强达到要求,也失去了将来港口扩展升级的潜力,所以港口的天然条件更是要往高处看。”一谈起修建港口,荣明友立即从刚才的消沉中恢复过来,眉飞色舞的谈起他的想法。
“现在浙江省沿线的港口中,只有宁波北仑港的基础条件较好,但你也知道那里是整个浙江海外贸易的中枢,好的港区都被国老大给占光了。我家乡附近的温州港更是被每天增加的入港船舶数目压的喘不过气来,成天叫嚣必须开发附近乐清七里港来纾解压力。那里我跑过去看了几次,虽然号称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但周边条件差远了,停泊10万吨级巨轮就顶天了,至于其他的浙江港口我更是看不上眼。”荣明友显然做了前期充分的调查,对着地图上浙江海岸港口评头论足,也让杨星和杨荣光听的津津有味,没想到光港口选址就有这么大学问在里面。
“国际良港要求水深湾阔,口小腹大,不冻不淤,水域面积广阔,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荷兰鹿特丹港之所以能长期把持世界头号港口的宝座,与它超过10米的水域面积和达到20平方公的港口作业面积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国内号称开港条件第一的宁波北仑港超十米的水域面积不过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国内头号大港上海港为了减小周边自然环境对港口发展的制肘,宁可耗费巨资修建跨海大桥把离海岸线32公里远的洋山列岛和上海市区连起来,就是为了在那上面兴修洋山港码头,也是看中了洋山港附近水深超过米,水域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优势。”荣明友一番话让杨星对港口选址终于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看来他当初只是准备投资,觉得选在哪里修建港口无所谓的想法过于草率了。
分析完浙江省的海岸优劣后,荣明友的手指沿海岸线移到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海西省,指着其中一处地点道:“我年纪大了,最近准备把集团主要业务移交给人,考虑退下来。但在退下来之前,我想圆自己一个心愿,想在死之前亲眼看见海边建起属于我的一座大海港,港口里矗立着钢铁厂、化工厂、电厂,到时这座港口就是我养老的地方。那将是我一生事业的。杨先生愿不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呢?”他说的非常郑重,眼睛里渴求的神采让杨星深为动容。荣明友这样说,显然是认准了杨星这位合作伙伴,他把自己的后半生都压在了这个港口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