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凤穿残汉 > 第一百二十五节 天资聪颖

第一百二十五节 天资聪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此情形周遭的山贼各个惊得目瞪口呆,而作为亲历者的王安与牛参更是直接弃了手中的木棍直接一屁股跌坐在地。曹植自然也就毫无悬念地取得胜利将一干山贼纳入了麾下。此外在之后的路途中曹彰和曹植又相继招纳了些散兵游勇。这才使得队伍中的义勇人数上升到了两千余人。

许是整件事听起来太过离奇,直到王、牛二人结结巴巴地把来龙去脉说完,曹仁脸上依旧端着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见此情形。说话还算利索的王安赶紧手指上天连声赌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将军。”

与此同时王、牛二人的部曲连同押送辎重的曹兵也跟着一起附和了起来。“确实如此!”“四公子以一已之力牵动了两人。”“四公子神力。”

眼见众人众口一致,曹仁亦不得不接受了现实,转而惊愕地向曹植求证道,“四公子,汝真有神力乎?”

面对周遭将士投来的好奇目光。曹植倒也没卖关子,直接拱手向曹仁坦言道,“回子孝叔。非植身怀神力,而是滑轮之术显威。”

“滑轮之术?”曹仁听得一头雾水。

“正是,此乃东莱所传墨学。”曹植颔首道出了此计的出处。话说自打蔡吉将讲武堂的教材刊印成册后,后世的诸多理化知识便借着墨学的名义开始向外流传。曹植本就好学。加之曹丕在来信中曾多次提起各种有趣的理化现象。一来二去之下这位曹家四公子便对墨学产生了兴趣。为此曹植不仅托人从东莱采购了各种与墨学有关的书籍,还在家中同众兄弟尝试着做各种理化试验。而他此番应用的机械原理也不复杂,即两根光滑的木棒相当于一个滑轮组,把其中任意一个看作定滑轮,另一个则是动滑轮。使用滑轮组本就省力,而王安、牛参不仅没有准备一开始甚至还心存小觑之心,这便使得曹植轻而易举地就当众上演了一场四两拨千斤的好戏。

曹仁虽不懂墨学,但闻听此术来自东莱。当即就流露出了了然于心的表情。毕竟东莱的机关之术早已闻名于世。试想东莱既然有能轰塌城墙的山崩地裂之术,那再出现能令小儿拉动力士的滑轮之术也就不足为奇了。倒是曹植小小年纪便能掌握此等秘术并活学活用。令曹仁不禁由衷赞叹道,“四公子真是博学多才。”

一曹彰眼见曹仁当众夸赞曹植,不由燃起了争强之心,也跟着凑上前跃跃欲试道,“此术吾也会。吾能一下拉动四人!子孝叔若不信,可当场比试。”

曹彰的表态虽充满了孩子气,却甚合曹仁的脾胃。就见他捻须大笑道,“三公子臂力惊人能搏猛虎,区区四士何足道哉。”

曹彰被曹仁如此一夸自是得意洋洋地昂起了头。而在场的曹军将士更是一扫先前漳水之败的颓然之气,在曹仁的起头下齐声高呼,“四公子博学!三公子武勇!”

曹植的智慧与曹彰的武勇固然是重新燃起了曹仁部的昂扬斗志。可对于留守许都的曹昂等人而言,现如今的危局却不是略施小计就能扭转得了的。事实上就在曹仁点兵南下的同时,一场极其艰难的抉择正摆在许都君臣的面前等待着他们做出最后的决断。

“大公子遣吴子兰向蔡安贞求援?”

许都司马府书房内一盏雁鱼灯燃得正旺,跳动的火苗映照着司马懿沉思的侧脸忽明忽暗。而坐在他对面的司马朗这会儿却是难掩眉间忧色,唏嘘着说道,“是。据悉蔡安贞倡议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

“卜都定鼎,还政天子,分封诸侯,以藩屏汉。”司马懿低头回味着蔡吉的十六字倡议,嘴角扬起了一丝无声的笑意。但这份笑意转瞬即逝,跟着他便不动声色地向司马朗反问道,“荀令君作何反应?”

“文若自是竭力反对。”司马朗说到这儿,忍不住扼腕叹息道,“昔年奉天子之举成就曹公惊世伟业,如今大公子却要将天子拱手相让。无怪乎,文若会如此失态。”

对于荀彧的反应以及司马朗的说法,司马懿心里颇不认同。在他看来以曹氏目前的状态,失去天子固然可惜,却也不见得是天塌地陷的坏事。特别是蔡吉现在还提出了“分封诸侯,以藩屏汉”的倡议,只要处理得好非但可以救下曹操,连带着曹家的基业也能就此得保。当然若是以一统天下复兴汉室为志,那让出天子倒确实有鼠目寸光之嫌。

总之是否让出天子最终取决于曹大公子的野心,而非荀彧等人的志向。眼下真正面临生死抉择的人也绝非曹昂,而是许都城内的文武百官。因为是否让出天子不仅事关曹家兴衰存亡,同时也是一个站队问题。即天子与曹家孰轻孰重?

哪怕曹昂今日听从了荀彧的建议紧抓天子不放,而曹操又被曹仁救出顺利脱困。依曹操多疑的脾性日后依旧会清算那些看重天子甚于他曹孟德的人。同样的倘若曹昂是一个视野心重于孝道的男子,那他也会像其父曹操那样用各种借口清算那些偏向天子的人士或家族。毕竟曹氏与汉室的矛盾已无法调和。倘若经过此番变故曹氏任能保有天子,那最后的结果不是曹氏篡汉自立,便是汉室清算曹氏。在这场不死不休的争斗之中,任何站错队的家族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由此可见曹昂的抉择固然是牵动着曹操的生死,此刻司马朗的站队更是关系着司马一家老小的存亡。所以饶是司马懿本不想趟这趟浑水,此刻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向司马朗探起底来,“兄长有何打算?”

司马朗这会儿也是矛盾之极。一方面他和荀彧一样舍不得让出天子这杆大旗,另一方面他又担不起对曹操“见死不救”的罪名。于是在低头纠结了一番之后,司马朗最终还是决定向面前天资聪颖的二弟讨教一二,“仲达以为为兄当如何进谏?”

如何进谏这是摆在所有曹营臣子面前的一大难题。然而此时的司马懿却并没有同司马朗长篇大论,而是抬起头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不谏。”(未完待续。。)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