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二)

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大武道:“在山和乡,像我们这样的小洋房走到处都有,我家就算一般……”

陈省长道:“勉强过日子?这话太谦虚了,我你这小洋房很不错……”

陆政东介绍道:

“林支书是全山和乡手艺最好的篾匠,一年就是卖竹席收入也很不错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也有不少人靠这个增加了不少收入。”

陈省长点点头,了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点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好项目。”

陈省长细细的询问了一番篾匠的事情之后,又问道:

“村里种果树的人家多不多?种果树收入怎么样?”

陈省长一路走过来,也发现岭东沙林等山上面的村自然条件不如山下的,对于这些项目很感兴趣。

林大武见陈省长挺和气的,也逐渐放开了,道:

“村里人种果树的不少,不过像我这样把地里都用来种植果树的不多,大多是利用田间地头和屋前屋后的荒山荒地种植一些,反正公路通了也方便,乡里有个果脯厂,到季节他们就下来收购,不愁销路,总能增加些收入,这路通了,确实想干什么都很方便……”

陈省长点点头,又问起罗金明工艺品厂的事情。

一行人在外面摆谈了一会,饭菜就好了,陆政东、周兴国去厨房了一圈,尝了尝觉得没问题,就让上菜。

浓香的红苕粉做的滑肉、清香的蒜苗炒肉、还有腊味十足的麂子肉的等农家菜陆续上了桌子。这些菜的做法很原始,但是味道纯正,陈省长兴致很高,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吃完饭,陈省长也不休息,就坐在林大武的小楼前,问起了工艺品厂的情况,说起工艺品厂,就不可避免的要说道陆政东,说道桂云寺“开光”的事情,陈省长听完也不禁哈哈大笑:

“哎呀,这些外商啊、港商啊,一个个都是聪明绝顶的,你们能够从港商手里赚回来将近两百万,这真是了不起。”

林大武也笑道:

“是啊,就我们乡里工艺品厂,还能赚外汇?当时我们都不相信,不过,很快乡里欠我们这些村干部的钱都发了下来,又说乡里出钱,大家出工马上修路,大家就不得不信了,原来大家觉得陆乡长太年轻,恐怕不大靠谱。陆乡长来动员我们的时候,大家都很怀疑。可这件事让大家都信服了,修路肯定没赚几百万钱回来难,所以大家都很踊跃的跟着修路,结果这路也修成了……”

大家一边谈着一边起身,到村里其他人家去了,陈省长到还有人住在茅草屋,不由问道:

“我一路过来,感觉山和乡挺富裕的,怎么会还有茅草屋?”

“现在这个政策。吃饱饭没有问题,可是要能有些存款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还住在茅草房的有几种情况,一种缺失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人外出打工,还有一个就是因病致贫,还有就是好吃懒做的,就像这家。两弟兄大的都十**了,小的已经十六七岁,虽然父母不在了,随便做点什么,出去打打工,也能盖几间瓦房。可两弟兄出去打工嫌李家太远,怕不习惯,在家务农又嫌苦,懒得烧蛇吃,还要靠吃救济。我们村干部还有他家的亲戚都劝过他们,可这两弟兄就不听。”

在村里望了一些群众,慰问了村里的一些老党员和老革命之后,一行人就到了村后的山上。

“这里风景很不错啊。”

现在是春回大地,春花初放,枝挂新芽。一片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无比。

陆政东心里则是另有感触,以前的沙林村其实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没通路,山和乡里的老百姓居民普遍贫穷,典型的穷山恶水,而现在和几年前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起往昔在山和乡的点点滴滴,也有些恍然如梦之感。

陈省长说着又道:

“省里其他比山和乡富裕的偏远乡镇也不少,但多数都是靠资源支撑,有资源,就财源滚滚,但急功近利,很多地方的环境都被破坏得相当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连生存环境都恶化。山和乡的这些东西搞得很实在,既发展经济,也要保持青山绿水……”

陆政东点点头:

“从基层干部来讲,帮助他们发家致富是基层干部最直接的反应。普遍存在着先展再治理的思想,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也不算什么,毕竟让老百姓填饱肚皮,这是基层干部最直接的想法。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这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我在宜蓝县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宜蓝多小煤矿,前几年煤炭行情好,本地的外地的都一哄而上,私挖滥采,结果是矿山事故频发,地陷、塌方、泥石流频发,更严重的是有些人不管不顾乱挖一气,把山下挖空了,山上很多地方不能蓄水。结果住在山上的几千村民不但吃水成问题,更严重的是田地不保水,那就没有收成,吃饭都成问题,还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总是要解决,总要治理,结果为处理这些问题,县里付出的远远比收的那点资源税要大得多……”

陈省长点了点头,道:“这些资源的开发能给当地不少的财政收入,为老百姓也带来了不少益处 可是却对环境有着潜在的威胁,要钱和要环境,是一个颇为两难的选择。从人类的总体利益来说,肯定是要环境,可是从个体来说,因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而会产生不同的选择。

政东你说的是大实话,现在省里的不少资源型城市比如木棉市,实际上就是一个煤炭工业城市,现在煤炭挖空了,整个城市不但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更为棘手的是因为煤炭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虽然木棉的煤炭工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操作还算规范,但这些问题都十分严峻。

我们西河地处西部,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十几年了,有些观念也得逐步更新,这方面的问题就得要重视,在这其中政府就要充分发挥协调和监督的作用,让两者尽可能的往一个平衡点上靠,要在发展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不然到时候就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

这些情况,陈省长以前都是在材料上到的,他早就想走出办公室,一下面的真实情况,这个想法盘在脑里多年,想起来是简单之事,却总有各种事纠缠在身,不能轻易成行,今天才是真正实现,这一路走来,虽然时间很短,路程并不远,但是确实到了从书面汇报中所不能直观感受的东西。

几个人站在山上说着话,留在林大武家的司机匆匆上来汇报:

“长滩市的葛书记、秦市长还有阳河县里的领导来了……”

陈省长丝毫没有吃惊的样子,他到长滩境内已经**个小时了,葛云昌和秦东安还不知道他到了长滩,那才奇怪了。

着一群市县领导上来也就和大家握手,道:

“我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想到这山间呼吸下新鲜空气,山山水水、吃吃农家饭……”

“山和乡的发展很具有代表……”

葛云昌是很清楚,陈省长管着一省之事,那会悠闲到到这样偏远山村游山玩水的地步,到山和来走走,肯定是带着目的来的,不过既然是陆政东陪着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不过,他还是要陈省长的真实意图。

陈省长呵呵笑着,并没有接过葛云昌的话头,他知道既然葛云昌等人到了,他的微服私访也就到此结束了。

于是一行人就往回走。葛云昌趁着这个机会就悄悄的对陆政东道:

“晚上陈省长要回市里吧?毕竟这乡里条件有限,出不得差错……”

陆政东赞同葛云昌的话,出了什么纰漏,他也跑不掉,也低声道:

“这些事情是办公厅的周主任安排,我可以和他一起劝陈省长回去……”

说着又道:

“我也是到了长滩地界才知道陈省长要到山和来,估计是邱秘书长之前给陈省长讲过……周主任一直跟着我,山上有没手机信号,根本没机会给你们说一声……”

陆政东和葛云昌关系不错,他也不想让葛云昌觉得是不够朋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