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宝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并不是这个意思,可是他的师父硬是要这么理解,这他也没有办法,于是他便对师父说道:“师父,你一定要这么想的话我也没有办法,不过还是请您选择吧。”
郭兴国冷冷地说:“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的话那么我也就不勉强了,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挑选一下时调小曲吧。”
时调小曲其实是两种,一种叫做时调,一种叫做小曲,这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所谓时调是指新的曲调,它一般来说都是作为曲牌的,并在演出中反复用同一曲牌。而小曲则是说民间歌曲,曲艺中有不少曲种以时调小曲。如果它们彼此之间组成了一个组合的话,那么就被称为牌子曲。
这时候钟神秀在旁边搭腔说道:“郭小宝看来要小心了,你师父很聪明啊,他抛出这个bei jing小曲来,这招一出,我看你就危险了。”
郭小宝并不理会钟神秀所说的话,不过他却很清楚,师父使出这个项目来,这就表示师父对于这一场的比赛也是势在必得的,师父是最擅长唱的,那么当然对于时调小曲之类的也是十分擅长的,可是自己就不一样了,唱并非是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按照比赛的规定,郭兴国既然选择了唱这个项目,那么他也必须要选择一个与之有关的项目。
“那么,郭小宝,你拿什么来对阵啊?”钟神秀看见郭小宝并不理睬自己便在旁边补充说道。
“师父拿出一个文物级的东西,我也拿出一个文物级的东西来对阵。我的节目是,学叫卖。”这个主意是郭小宝临时想起来的,学叫卖,这个并没有什么,对于相声演员来说这个是必须要掌握的窍门,在相声中有很多段子都是和学叫卖有关的,什么《学叫卖》、《卖估衣》、《卖布头》等,都是这种类型的节目。但是郭小宝今天所要表演的学叫卖却就与众不同了。原来这郭小宝在穿越了之后曾经在路边听见过不少八十年前的真实叫卖的场景,他发现这其中的很多唱腔其实和现在的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便想到要将这些记录下来,那样的话自己以后研究的话也能够有用。
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今天竟然将它们派了这个用场。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大家见识一下真正的叫卖是什么样子的吧。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的行业都已经没有了,很多传统的叫卖也都没有了,最多只是在相声段子里有所保留,这这些保留在相声段子里面的叫卖内容随着不断地传承,它们在曲调方面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就产生了郭小宝所说的那种变化。所以说他今天是出奇制胜想要用真正原汁原味的叫卖来吸引大家啊。
“这没有什么啊?”钟神秀当然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于是便提醒郭小宝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没错,相声里有很多关于学叫卖的内容,包括卖菜、卖糖葫芦、卖包子、卖十三香、卖估衣等等,但是,我这个叫卖,您绝对没有听说过。”郭小宝说完了之后便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
首先表演的还是郭兴国,他唱的是一个民间小曲,名字叫做《太平年》。这个《太平年》其实是一个曲调的名字。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名叫李声振的人,他曾经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百戏竹枝词》,在这其中有一段就叫做《太平鼓》,在这里面有一段注解的内容,说的是:“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目‘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这段话就很好地说明了这《太平年》的表演方法以及它的用途。《太平年》唱词多叠句,每叠为“三三七七七”二十七字,一二四句压韵平声,第三句不押韵仄声,现为单弦、大调曲子,兰州鼓子等牌子曲类曲种的常用曲调。
郭兴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太平年》的内容之后就开始唱了起来,那嗓音圆润细腻,听起来还绝对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
唱完了之后大家全都鼓掌叫好,钟神秀对郭兴国说道:“对了,郭先生,在这民间小曲小调里面是不是也都讲究押韵什么的啊。”
“那是当然了,押韵这个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唱段当中。不过这民间小曲小调里面的押韵就没有人们写诗填词的时候那么要求严格了,我们一般都是讲究十三辙的。”郭兴国听见钟神秀如此发问连忙解释了起来,他是这方面的行家,也知道现在的这些对话其实都是加分的部分,于是就毫不犹豫地解释得仔仔细细的,希望能够多一点分数,胜过郭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