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司琦便找来一个卫兵去喊徐闻了。
趁着这个空档,司琦给这徐闻介绍了起来,不让场上气氛尴尬:“这个徐闻是随军武校从京师到德州,最后一路南下在临清这里安稳下来的。上次殿下处置完了德州知州,又亲去安抚随军武校后,随军武校的气氛便安定了下来。其后,就以这徐闻最为积极,学习庶务最是聪慧。所以属下招其进了军务司在,这淘汰兵甲的下家也是他自告奋勇。”
随军武校的安稳其实也是一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
朱慈烺在京师一番话语激扬,说要抗击建奴入寇。让众人心潮澎湃,鼓舞之下京师有数百人不顾未来跟着出城。一路从通州上船,打算跟定了朱慈烺。
但其后朱慈烺却单独领军去了沧州,虽然一战解围临清,却不被这些在通州的士子知晓。其后反而传来了兵备副使张璧元大胜回来的带着一百多颗女真首级和其他清军首级。
这样一来,等到这些人又被清军围在德州的时候,心中如何彷徨,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情况下,追过来的士子家人稍加宽慰便能带回去,更何况还有德州知州推波助澜?
但朱慈烺一去,情况又顿时逆转。
朱慈烺过去做的事情很少,其实也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河间府的战况。谈到赵珽战死时候的动情,说道垒砌京观,老翁拜倒时候的自豪。轻易就来了一番拨乱反正,
这个时候,知晓张璧元恶行的士子们顿时纷纷义愤填膺,说什么也要跟着朱慈烺这个真正抗清的太子从军。接下来,随军武校内的课程再要教导这些士子就十分轻松了。
这个年代,一个县里的秀才文风鼎盛的也就两位数,举人进士更是数一数二。换句话说,每个进士差不多都是后世省一级的高考状元。举人就是地级市一级的高考状元,秀才呢,就是县一级的高考状元。
而朱慈烺这里头,进士都去做官了显然没有。但粗粗一算,竟是有八十九名举子,数百号一时间没统计清楚的秀才。
这样的人尖子进了朱慈烺的幕府,纵然一时间因为旧有知识体系无法认可朱慈烺胸中的世界。但当他们的才智没有用在科举上,而是用在了实务上,没有用在勾心斗角上,而是用在了团结上的时候,爆发出的力量,就足可以让人惊叹了。
也正是如此,朱慈烺才能轻易掌控住一支三万人的军事力量。
也正式如此,朱慈烺才有底气,可以与帝国最凶恶,最残暴,最强大的敌人一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