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员激动地大声喊了出来
这也难怪,一个小时内,帝国军的战车部队接连突破了正规军的三道防线,几乎是扫荡了加利亚军的整个北部防线,将加利亚军构筑的防御工事给打的支离破碎,要不是敌人被司令官‘发明’的新式战壕给拦住了,整个北部防线搞不好已经崩溃了。
“不奇怪,他们要是能过来我才奇怪呢。”
依然趴在桌上看着地图,等待反击时机的卡尔轻描淡写地说道
是的,这个战壕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人发明的大名鼎鼎的反坦克战壕——戈兰壕。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西、北两面同时对以色列突然发起进攻,拉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在北线,装备着800辆苏制T-62主战坦克的3个叙利亚装甲旅引导着3个叙利亚步兵师,直奔戈兰高地掩杀过来。当时,T-62主战坦克是性能不错的坦克,装甲防护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
面对滚滚而来的铁甲洪流,防守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仅拥有60老式“谢尔曼”型坦克。强弱之势有如霄壤,看来以军难逃一劫。不料,开着最大油门前进的叙军坦克车队竟被挡在了戈兰高地的一条壕沟之前,一筹莫展。
地点
位于叙以边界、总面积为1176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形似一座巨大的平台,居高临下,将整个以色列东部平原尽收眼底,也俯瞰着以色列最重要的水源―――太巴列湖,对以色列有着生死攸关的战略意义。为控制戈兰高地,叙以两国曾多次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战。二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就发生在这里。在那场战争中,帮助以色列成功化解叙利亚方面压倒性装甲优势而取得胜利的竟是“土得掉渣”的一道反坦克壕。
经过
这条壕沟是以军挖的,防守戈兰高地的以军虽然人数少、装备差,却在战术打法上大有讲究。壕沟口宽6米、底宽4米、深达9米。按一般构筑反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应堆在两侧。但以军却一反常规,将积土全部堆在己方一侧,并垒成了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
这壕沟让叙军伤透了脑筋,用推土机填平它吧,由于积土全部堆在以军一侧,而且戈兰高地是结实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机铲不动硬地,无土可填。无奈中叙军只得将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仅有2米多高,壕深却有9米,白白折损了不少坦克,依旧只能“望壕兴叹”。
叙军只好拿出最后一招,用坦克架桥车架设车辙桥,可是又因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软土堤上,使得过桥坦克左摇右晃,动不动就翻入壕中。
侥幸过来的坦克命运更加悲惨,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给了以军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成了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经过4天的战斗,叙军不仅未进半步,反而在反坦克壕沟两侧,丢下了250辆坦克和260辆装甲车。这一带因此以“泪谷”而名闻中东。以军就这样巧用一道反坦克壕,成功地迟滞了叙军的攻势,为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当以军转入反攻时,推土机轻而易举地将积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桥”,保障部队迅速通过发动进攻。战后,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时的“戈兰壕”。
以地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装备水平都对这种战壕没有办法,凭现在最都也就是30年代水准的帝国军就更不要有什么想法了。
早在三天前,莉莉娅还没病倒的时候,他就和莉莉娅说过这种战壕,得到她的赞同后开始修建的。
兰多巴萨的军队不是很多,但是可以调动来修工事的市民和难民足有20万!虽然经过几天的疏散但是还是有十几万,数万人听说军队要和帝国军在这了进行大决战纷纷主动加入工程队,帮助修建工事,于是不到三天,一条长达一公里,从北部高地延伸到河边的战壕修好了。
为了进一步阻碍敌人的进攻,还将河水引到了沟渠里,配合着沟渠里的烂泥和,将任何掉进沟渠的敌人战车和士兵全部吞噬。(原始版的戈兰壕可是没有泥水的)
听到敌人部队已经陷入烂泥,被大量阻拦在沟堑的报告后,
卡尔知道现在时机已经到来了!
“命令炮兵部队,立即向指定坐标开火!命令反战车炮中队和火箭弹小队立即开始开火!消灭敌战车部队后,第三民兵大队,正规军全军,北方军第三中队立即出击!戈兰壕北线的战车中队和步兵立即投入反击!”
卡尔从座位上站起来,激动地看着大家
“各位,被帝国军压着打了半天心里不舒服吧?!现在报仇的时候到了,刚才他们怎么来的,我们现在就怎么将他们打回去!所有人听我命令!”
“啪!啪!”
司令部里的所有人都立正站好,恭敬地等候着最后的命令。
这次,是发自真心的佩服
“加利亚军全体,全线开始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