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自告奋勇出战,与颜倾武一个照面就被收割了头颅,斩于马下,原本嬉戏的敌阵此时悄无声息,连马鸣之声都没有,人马合一,他们愤怒了。这个世间还没有谁能够挡住这群蒙古士兵的怒火。百年前武功赫赫的金人不行,居于中国,威震四方千年的汉人也不行。
他们才是这个时代苍穹之下最值得骄傲的存在。
远处城墙上鼓声阵阵,城墙下千骑出城,来势汹汹。
土鸡瓦狗!蒙古士兵轻蔑的认为。
为首的蒙古将领做了一个手势,士兵心领神会的展开阵型。他们讲究的是战争的艺术,如何快速有效的杀戮是他们唯一的追求,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武人的尊严?那只是愚昧而弱小的人哀求,所以他们合围颜倾武没有任何的心里负担,唯一想要的是如何快速有效的杀死眼前的敌人。
百骑行止合一,这世上最严苛,最奏效的训练方法都训练不出这样以一当千,然后又千人合一的效果,那是经过自幼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厮杀,在一起淬炼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优胜劣汰出来后才能形成的默契。
现在他们百人如一的向那个女子杀去。
——
临安城并没有因为赵峥不再开坛授道而对他失去兴趣。
临安最大书局被枣阳商行盘了下来后,宣布免费对外开放,里面的书全部免费给人借阅观看,里面的环境更是重新装潢过了,便是在晚上也会有名贵的琉璃灯(马灯)照明犹如白昼。不过里面的书虽然是免费的,但茶店却不是免费的,豪华而安静的包厢需要消费一定的茶点才可入座。
不过这一切落在御史台的一名言官夏玉眼中可就有话要说,有言上奏了。
他来过两次,赵峥这一举动被士林引为佳话,时不时的邀上三两个朋友一起去看书那是风雅之举。
但是偏偏这风雅之所,却有藏污纳垢的嫌疑。
大厅最明显的地方放的是一本名为《航海王》的书,并大量刊印,说是书也不准确,里面每一页都配有插画,文字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一本广为借阅的书里竟然宣扬反逆的思想。
“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我把全部给你,出海去找吧!我将一切都留在了那里!”
这本书开头就宣扬了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要是广为流传,那这个世界还有谁安心耕种?安于为民?
夏玉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国师一本,之所以敢下这个决心,弹劾当今声势滔天的当朝国师那是因为他从这些里看到了赵峥的杀身之祸。
无数的经典,道家儒学的书籍被标上了标点符号,便于断句,甚至有些生涩的地方还配以大量的白字解释。这一切在夏玉看来无疑是取死知道,这样做的好处谁都能明白,可为什么千年以来没有人去做,不是因为没人想到,而是因为不敢!
汉魏三国两晋时期,这触动士族的利益,为何高官显爵都出自与士族?不仅是因为书本难有,更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这这些经典的解释,这些学问,想要获得这些学问,就必须拜入他们门下。三国袁绍家为何能四世三公,那是因为他们袁氏对《尚书》有着独到而权威的解释。如果标点符号和释义散布开来,那国家取士还需要什么袁家?那还有设么袁门?而到了隋唐,乃至宋朝士族衰落,但士大夫这个阶层却形成了,某些地方他们与士族一脉相承,比如对知识的垄断。
赵峥动了士大夫的利益,如何不是取死之道?况且他乃道门,且无甚根基,下起手来可没有什么顾忌。当然赵峥会死也不是板上钉钉,期间里面有许多利益纠葛,士大夫也不是铁板一块,更何况有些开明的儒士更是乐见其成,但其中风险让夏玉下了赌注。
赵峥会死!当朝国师会亡!
而在御街陪伴黄道长和二郎闲游的赵峥显然没有意识到这场危机,在他看来为书注上标点,用白话解释不过一个小小的改进,而且于国于民百利而无一害。自己替儒家传播知识他们谢自己还来不及,怎么会有危险?
大郎因为痴肥难得走路,所以没有一同出来闲逛,赵峥一路上与二郎胡闹,说说笑笑。却发现暗卫向他示意有人跟踪。
赵峥当即就让黄道长先回去,自己有其他事情要办,与黄道长分开,看来人的目的究竟是谁。
那人果然一路跟踪赵峥,赵峥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突然停住了,制止暗中保护的陈保出面,向着天空不知向谁说道:“想看一场烟花吗?”
说完从腰间抽出一支管状的物体。
(推荐果然牛,小青成绩变好了,在此先谢谢各位的支持,还有一件事,咱这本书上榜了,虽然在历史专栏里最下面的一个位置,但按照规则咱不应该上榜。嘘!别让编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