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大宋金手指 > 第二零八章 早藏伏兵待良机

第二零八章 早藏伏兵待良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零八章  早藏伏兵待良机

大宋炎黄元年六月二十日,天气热得连狗都缩进了树荫中。

比这天气更热的是米价,因为蝗灾的缘故,临安各大小粮店一夜间米价涨了三成,较之六月初一的时候,更是翻了一倍有余,而且米价并未因此停下,还在继续上涨之中。在一家当天发行的报纸特刊上,有人哀叹道:“自家出门,米价一变,上得马车,米价再变,抵达粮店,米价三变,买定出来,而粮店换价之板又变矣。”

与米价变化相对应的是楮钞与金元券的迅速贬值,以制钱去买米,尚且要贵上三成,而以金元券买米,则需得贵上五成,至于楮钞,更是贵上一倍。也就是说,按照流求银行的兑换比例,原本金元券一百铜元可以兑换十贯上好制钱,如今只能兑得五贯。

流求银行为了解决市面之上制钱不足,投出三十万贯制钱来,但临安市场象是一个巨大的漏斗一般,三十万贯连响声都没听到,便迅速被市场吞了下去。

原本这三十万贯,足够买下临安城中几乎所有的米了。

接下来流求银行又不断用金元券投入市场,但由于米店中金元券所当制钱不合的缘故,百姓纷纷要以金元券到流求银行兑出制钱,再用制钱去换米。一时之间,流求银行前原本特意拓出来的类似于小广场的地方人满为患。

六月二十一日,流求银行再次投出十万贯制钱和三十万贯金元券,可是十万贯制钱倾刻间换成了楮币,三十万贯金元券也在晚上回到了流求银行之中。

当日米价再涨三成,金元券在百姓中兑换制钱下降到一百铜元兑三贯制钱,楮币则跌到六比一。除了米价之外,柴油盐肉蛋菜,凡与民生相关的所有物品价格都开始疯涨,只有来自流求的物品,大体上还保护着价格稳定。

看着手中的这一连串数据,魏了翁面色发白,额头上汗水直冒。

他明白这数据意味着什么,刚刚好转的大宋经济,再度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这一次,比此前那种慢性死亡要来得猛烈。而且,随着物价飞涨而至的,必然是民怨沸腾,到得那时节,整个社会都会动荡不安。

他不敢怠慢,匆忙赶往内宫求见天子,仅片刻之后,便听内侍说天子召他入澄碧堂见。他整了整衣冠,快步前趋,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澄碧堂。

澄碧堂为皇宫之中的水堂,装饰得很简洁,正符合当今天子一贯的主张。因为是水堂的缘故,这里温度较低,远不象外边那般闷热,故此这些时日以来,赵与莒常在此处置公务。

虽然想当一个好的天子,可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有福不享,以去除奢侈之名不用这水堂。这不但不是明智,更是自虐之举。

水堂中除了天子,还有霍重城、陈子诚、耶律楚材和孟希声。陈子诚与耶律楚材魏了翁都不陌生,唯独这位孟希声,他还不曾见过,看他模样气质,魏了翁估计他与陈子诚等人一般,也是来自流求的青年才俊。

他看了三人一眼,肃容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呵呵,魏卿来得何其迟也。”赵与莒没有理会他的要求,只是令内侍搬来座位赐与魏了翁,然后才指着孟希声道:“这位孟希声,字审言,为博雅楼经济学士,广梁、晋卿与伯涵你自然认识,都是为如今临安米价钱荒之事来,故此无须屏退了。”

魏了翁悚然道:“陛下已知此事?”

“记得上回朕让你关注此事么,当时朕便开始准备了,前些时日临安米价三日涨了一成,波动较小,魏卿可能未曾察觉,那时朕便知道事情不对。你记得前些时日临安有传闻自乐平监运来大量制钱么,那便是朕令霍广梁放出的谣言了。当时朕尚未准备好,故此以谣言惑乱其心,让其不敢轻易发动,非得再三试探才行……”

“陛下是说,此事背后果然有人在密谋?”魏了翁又吃了一惊,他是个实诚人,放在户部这个位置上,赵与莒不用担心这位财政部长会耍什么花样,但同时也要承认,他在应变之上反应要慢了些。

“自然是有的。”赵与莒笑道:“孟审言到了临安,朕所做的准备便来了,哼哼,以米价来撬动钱价,魏卿,那背后密谋之人倒是个眼光狠利的角色,若不是做此不法之事,当可以在户部任个侍郎,为魏卿之臂助!”

听得天子隐约有爱才之意,魏了翁正容道:“陛下,自昨日至今日,临安米价几乎长了一半,无数百姓人心惶惶,此人便是有才,也是无德之辈,不可用之,不可用之!”

“朕知道,朕可不是那种分不清轻重之人。”赵与莒哼了一声:“魏卿,明日朕要下诏,开官库平价售粮,魏卿以为如何?”

“开官库?陛下,虽然如今秋收已至,但新粮尚未入库,况且国家迭逢大事,此时官库中积粮并不多,开官库只怕……”

“朕就是要让那伙人以为官库积粮不多,朕开官库卖粮,不禁百姓来买,他们必然全力跟来,要将官库之粮买走,好继续囤积,以此哄抬粮价。朕所说平价,只是与今日粮价相比,却与昨日相当,也即比前日价格略高……”

赵与莒说到此处,见魏了翁连连点头,便问道:“魏卿可是明白了?”

“陛下都说得如此清楚,臣哪里还不明白?”魏了翁正色道:“陛下是从流求调了米来,臣猜得可对?”

“正是,那些奸贼好算计,今年淮北粮食是指望不上了,朝廷没准还要往那头贴粮,因为改种桑棉的缘故,两浙、闽粤粮食必定不如往年,他这般一闹,粮价必然会涨,无论如何他得有赚头。”赵与莒又冷笑了声:“只是朕有海外粮仓,不唯流求,便是麻逸、苏逯,如今也可向大宋供粮,只是海运艰难一些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