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晚清神捕 > 第367章 封侯是我愿

第367章 封侯是我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慈禧太后在等庆亲王奕劻跳出來反驳李鸿章的主张,可是左等右等庆亲王等一帮保守派人士,沒有一个人跳出來说话的,这与平常时的朝议颇有不同,心里有些奇怪,这是为何呢?

慈禧太后听了清流派和洋务派唇枪舌剑,几轮下來也听出个大致,不由嫣然而笑道:“既然你们都在说探花郎李国楼的事,李国楼,你也上前一步说话。”

“扎!奴才遵旨!”李国楼哭腔应道,跨前一步,跪在金砖地上,他心里好委屈啊!那些清流派竟然在朝堂之上说他,“私德亏欠,就是因为留洋归來的缘故!”光明正大的金銮殿上,清流派的人,真是太不要脸了,双方摆道理,讲事实,哪能把他的老底揭露出來?这些事情,他的档案里都有,太后娘娘不是依然钦点他当探花郎了嘛。

李国楼大声道:“禀皇上、两宫太后娘娘,奴才先要辩驳几句,关于私德岂能放在光明正大的朝堂之上乱讲,私就是秘,君子难道是可以在朝堂之上,谈论私生活的吗?就算对奴才品德有法,大可以上奏朝廷,让皇上以及两宫太后娘娘圣裁。国家取士首先是这个人的能力,就像汉朝开国功臣陈平,史书上也写他私德亏欠,但依然掩盖不了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最后陈平为大汉朝鞠躬尽瘁,死于丞相的工作岗位上。这是个多么值得敬佩的人,奴才就是以曲逆侯为榜样,要为大清国建立不世之功,封侯是我愿,忍辱尝苦胆,來日乘风浪,青天耀东方。”

李国楼真有些急智,一番说辞不仅让王公大臣对他刮目相,也让慈竹帘子后面发出赞叹的“嗯”的嘉许声,而且是两声,连慈安太后也对李国楼充满好感。

李国楼面露感激之色,继续说道:“臣读过圣贤书,也学过洋文,谈论孰优孰劣,那是沒有意义的事,要大辩论,理应放在翰林院,不是摆在养心殿朝议时畅谈,因为这个道理太深奥了,谁起个头,讲一天也讲不完。我大清不是要用洋人的文化教育百姓,而是需要掌握一些我们圣人学说里所沒有书写的实际操作上的技巧。俗话说的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在我大清聘请的那些洋人高级技师,他们都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会有所保留。人都有私心,绝不是因为那些技师是洋人的关系,而是人性使然。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只有走出去,把洋人技师的所有本领学会,扎扎实实的从打地基开始,这样才能建起万丈高楼。让聪颖的学童从小学习西方的使用技巧。这就像我们学习的圣人学说,十年寒窗才能有所收获,哪有半吊子的人,成为两榜进士的道理。奴才也呈上了折子,里面所写的内容,就是奴才的实际体会。所谓雾里花,谁能说得清楚,要说有发言权,奴才斗胆一句,听留过洋的学子,又刻苦钻研过理学的学子李国楼的话,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大清靠像李国楼这样的一批洋为中用的人,又能融会贯通,最后的终极目的就是让理学发扬光大,走向全世界。未來的大清国就可以屹立于世界之巅,万邦來贺的盛景,指日可待。还望皇上,两宫太后娘娘,成全奴才这个心愿。”

李国楼皮多厚,把自己吹嘘夸耀一通,让清流派还一时对他毫无办法,因为李国楼所说的事,万途归本纳源,最后反而落到圣人的理学上去了。

“嗯······李国楼是忠君爱国之士,本宫欣赏你的勇气和表白。平身!”很少开口的慈安太后出声了,她的话语是一言九鼎。

旁边的史官立刻记录在案,“李国楼是忠君爱国之士”这句话是母仪天下的东宫慈安太后给予李国楼最高的褒奖,永远记录在史册之上。

连慈禧太后听了也欢喜,和慈安太后两人互相点点头,赞许李国楼能言善辩,不愧为她们钟意的探花郎。一番话掷地有声,让洋务派和清流派都不出声了,偃旗息鼓了。那些王公大臣都被李国楼的话给绕进去了,一时半会儿,谁都抓不出他言语中的把柄。

李莲英从叠起的牍碟里找出李国楼的折子,递给慈禧太后翻阅,又让她心里一喜,李国楼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陈条,这样的奴才才是贴心的奴才。慈禧太后高兴的笑道:“嗯!道理是越辩越明,今天的朝会出了个辩才李国楼,讲得颇有道理,关于恭亲王的折子《拟选学童出洋学艺折》朝廷批准了。不过不许让落榜的举人去总理府学习什么洋文,考不上也可以做官嘛,左宗棠不就做到陕甘总督了嘛。再说等过二年还可以再考嘛,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道理,你们不懂吗?”

“臣领旨谢恩!恭送皇上、两宫太后娘娘起驾!”恭亲王洋洋得意的扫视那帮食古不化的清流派,早朝以洋务派完胜而结束,打小报告的人是沒有好下场的。

同治皇帝从头至尾,沒有吭声,一直翻阅着折子,从他的脸上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最后开口道:“赏李国楼,一眼花翎一根!”

“奴才,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万岁!”李国楼跪在地上磕头,旁边的大臣嫉妒的眼睛都绿了。五品官官帽上插有“蓝翎一根”,而“花翎”是三品大员的所佩戴,在同治皇帝心目中,等于是把李国楼当做三品大员待,一步登天也有个度呀,李国楼登峰造极的往上爬,让那些王公大臣瞠目结舌,“和珅”就是这么往上升的,他们都在李国楼背后把他说成是同治皇帝身边的“和珅”。

李国楼才跨出养心殿,李鸿章低声道:“国楼,明天和我一起去天津。”

“扎!下官愿意相随。”李国楼呶呶嘴,沒有敢反对,他老婆孩子一大堆,只能分开走了,做孤家寡人,为国为民勤勉办差。

大臣上完早朝是不能互相交头接耳,这是要避嫌,所谓朋党就是聚在一起拉帮结派。所以不管王公大臣之间关系到底如何,上完早朝都是闷头走路,直接坐轿的坐轿,上马车的上马车,各自打道回府,有些还要到衙门办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