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老郑,你对这个地方的基本判断呢?对这里进行发掘会有些什么考古价值呢?”萧遥听了一会儿之后觉得这个老郑有些名不符实了。虽然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座汉代的遗址,但是只有他目前列举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考古价值。
“怎么会没有考古价值呢?这里是汉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对这里发掘肯定会有大的收获的。”郑曾也许是在基层文物局工作的时间太长了,他忘了,考古发掘首先要对被发掘的地区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只有确定了发掘有可能会得到些什么再去发掘。不可能在什么东西都没有预期的前提下就贸然决定发掘的。
正在他们交谈的时候。一个路过的村民引起了萧遥的注意。
“大爷!收工啦!”萧遥走过去跟村民搭讪。萧遥在秋山峪的生活使得他和这些农民交流起来很顺畅。
这位老人名叫沈宝根,今年快七十了,但是他的相貌给萧遥的印象就是一个外国人。可交流之下才知道,老人祖辈就一直定居在此处,全家祖孙六口人。问起老人的相貌时郑重随意的插了一句:“他们这里的人有好些都是这个样子的,不奇怪。”
老人也说他儿子沈全兵就和他一个相貌,但是孙子的样子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在他们这里的确比较普遍,家族里面总有几个人会呈现出这种欧洲人的相貌来的。这个也没人能够解释。
随后萧遥又跟着老人去村里走访。的确发现了很多人都是这种样子。在村头巷尾,随处可见有别于普通汉人外貌特征的村民。他们个子大多很高大,眼窝则深陷着,头发大多呈棕色,汗毛也比较长,皮肤多为深红色。问及他们的民族,都说自己是汉族。
但是这种情况绝对不应该出现在汉人的种群之中。原本有些意兴阑珊的萧遥对这种情况产生了好奇。
就在他们和村民聊天的时候,两个年轻汉子赶着两头公牛到了村口的空场上。看他们的架势很奇怪,萧遥随口问了一句:“他们要作甚?”
“这是斗牛咧!”沈老汉随口的一个回答,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萧遥。
斗牛!
对就是斗牛!看着他们有别于国人其他地方的斗牛动作,让萧遥联想起了欧洲的古老斗牛。
这个地方叫骊靬乡,这里生活着一群有着欧洲人样貌的本地人。附近河滩村出土的那些有着外域风格的武器……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萧遥想起了一些历史记载。
《后汉书》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
《汉书?陈汤传》中记载过:公元前36年,西汉王朝的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4万将士西征匈奴于郅支城…… 征战途中,西汉将士注意到单于手下有一支很奇特的雇佣军,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土城外设置“重木城”。
由此联想到后汉书中关于骊靬县的记载——取国名为县。
“骊靬”是汉代对罗马帝国的一种称谓。这是一个带有军事色彩的词语,指的就是“罗马军团”的意思。
莫非这些人是罗马人的后裔?
那么这些证据串联起来的确有这种可能性存在的。他现在还缺少一些证据。这需要查找一些历史资料。现在在村里是找不到的。
“老郑!我们立刻回去,你这个重大发现,比你估计的还要重大呢!快走!”萧遥拉起郑曾就走。
郑曾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过既然萧遥说这是重大发现,这倒和他之前的判断是一致的,他立刻跟这跑了起来。
一路又颠簸回了长垣县。可惜县里没有办法联。萧遥又拉着他们一路赶到了附近凉州市,连夜找了个能上的地方。
最终在上找到了这么一段记载:
《古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神秘失踪谜案》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在卡尔莱遭到安息军队围歼,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几乎全军覆没。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突围。33年后,罗马与安息签订和约,双方开始遣返战争俘虏。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却遭到安息国当局否认。当年突围的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神秘地失踪了。第一军团的消失成了罗马史上的一桩悬案,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史学界。
罗马军团!竟然是罗马军团。萧遥按奈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这个可是千古迷案啊!如果能够证实当初陈汤俘虏的那批匈奴单于的雇佣军就是失踪的罗马军团。这将是多么重大的一个历史发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