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到年关了,按惯例,各地诸侯须朝见吴王,吴光也在此列。
如今距离李沐进军营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吴光自忖已经不需避讳,便提拔他做了幕僚,是为门客。
其实,那烛庸在第二天就偷偷派人前往吴都奏报,将发生的事情详细报告了吴王僚,吴王僚看了,虽心有介怀,但是也不好因为这种事就把吴光怎么样,毕竟他是大前任吴王的嫡亲长子,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不过吴王僚从此也对吴光暗生戒备。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有些疑惑,这吴光既然是大前任吴王的嫡亲长子,为何这国君之位却没轮到他呢?原来,吴光的父亲,也就是吴王诸樊知道自己的四弟季子札贤良有德,就突发奇想,心道如果能够让他当国王,定然可以让吴国强盛起来。
但是祖宗有规矩,按正常的顺序这国王之位怎么也轮不到季子札的。他眼珠一转,有了个主意,那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不立太子,而是定下了兄亡弟继的规矩,想最终把王位传到季子札。不得不说这吴王确实大公无私。
而接下来,他的二弟余祭、三弟夷昧同样遵守约定,都不立太子,这吴王之位就一直传向弟弟。等到吴王夷昧去世,接下来当然就应该是传给季子札了,可是这人也不知怎么想的,兄长们一番苦心,到了他时他却偏偏不接受,反倒逃跑了。
国人没办法,就立了夷昧的儿子为王,也就是如今的吴王僚。
这下子,吴光就不乐意了。若是按照兄亡弟继的规矩,季子札当王,但是如果是按照父亡子继的规矩,该是自己当王才对啊,哪轮得上如今的吴王僚?因此便存了不臣之心。
后人都说这季子札贤良谦让,其实在李沐看来,这人着实有些迂腐。后来吴国兄弟相杀,其实已经在他身上埋下了伏笔。
当下,军营逐渐收拾完毕,吴光整理了车驾,留那烛庸和朱建守营,自己则带上李沐,加上一队军兵朝吴都进发。
正好,这队军队里就有王泽那一支小队。李沐并不因为得了宠就骄傲,时常找他们聊天打屁。这一来,大家对他的观感更是不错,都觉得他没架子。
李沐也渐渐发现,其实这些人里还是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的。那王泽虽然看似年纪不小了,才混了个十夫长,但是他足可以称得上是身经百战,若不是因为性格耿直曾经得罪过一个权贵,导致年轻时受人排挤,必然不止这点成就。
如今虽然那人早已离开军中,到朝廷做官去了,但是他年纪也大了,朱建等人虽然知道他有经验,可惜却不能用。李沐看着这个开始脸露沧桑的汉子,突然想起后世的飞将军李广。两人何其相像!
不过李沐不会这么想,暗暗留了心,自己的计划还长着,这样的能人说不定以后就用得上。
一路无话,走了七八天终于到了吴都。
吴国比鲁国要大得多,这都城的气象也完全不一样。不仅人多屋大,南蛮之地的风气跟鲁国那种中原文化也迥然相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