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小说网 > 民国宗师 > 七十七章.太极通臂拳

七十七章.太极通臂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拳。

与少林、武当、太极、形意、八卦、峨眉六大拳系并称,涵括了华夏千百年来的武术传承,它以福建、广东为发源地,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故又称为“南拳”。

关于南拳的起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最多的说法是,古福建少林寺被清廷焚毁后,流落出五位武僧,创立了反清复明的洪门(天地会),并广泛结交福建、广东、湖北一带的武林人士,将南少林的拳法随之传至海内外,因此一般习练南拳之人,都尊他们为南拳“五祖”。

当然,这也不排除地方拳种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托名于更为正统更为权威的南少林这种因素,但在后世都可以证明的是,南拳确实是最适合东南沿海一带人士的优秀拳系。

福建自古便民风强悍,特别是闽南一带,素来以悍勇好斗着称,其聚众械斗之风气,即便是到了现代乃至海外,都可谓是名闻全国,而福建地区的武艺传承,大概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

抗倭名将俞大猷,可以说是明代唯一能与戚继光相提并论的武学大宗师。

能被称为宗师者,无不是具有开宗立派的人杰,要求眼光、气度、实战乃至理论,都具有前人不曾企及的高度,而能称为大宗师者,定然是能将一脉武道及其武学哲理传承至今,并仍能广泛应用。

俞大猷是福建**人,从李良钦学剑,曾仅率随从数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剑术震慑多处叛民,同时他又精于棍法,在抗倭军伍中广教棍法于东南士卒,可以说,当时泉州一带的棍法,几乎全是俞大猷自军伍中传承下来的。

自有明一代,泉州的剑术和棍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据说当时连嵩山少林寺都自愧弗如,直至明末时期,福建的棍术和锁喉枪传入了北少林后,这才奠定了少林棍术甲天下的美名。

当然,南拳拳系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响。

从公元4世纪起,中国境内北民南迁出现过三次。

这三次大规模移民,分别出现在两晋、唐末及两宋,人数也是一次比一次多,在最后一次南迁的军民,据说超过了一百万。

三次移民,大都是从河南出发,而这些来自北方的移民,也就是后来的“客家人”,他们定居在东南沿海的同时,也把北地及中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拳械技击之术,带到了福建、广东一带。

同样是明代中期,戚家军在福州、泉州等地驻防时,为了提高民间抗倭自保的能力,戚家军曾广泛推广戚家拳、刀、枪等实战技击术。

与俞大猷相仿,戚家军所有的拳械套路,都是由主将戚继光编写谱书,而戚继光是山东人,武功属于典型的北少林拳系,只是在实战中,又剔除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动作。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南拳也好,北腿也罢,在千百年的历史中,往往都是在互相交融、吸收并不断同化。

闽粤一带,人种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与体能都相对弱些,因此在拳法中往往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

而南拳的上肢动作,则因为手速快疾,多提倡绵密迅疾,动若惊雷,有时下肢不动,拳掌便可在刹那之间,连续击出数次,以快取胜,而这一点,在后来广传至东南亚的咏春拳的某些拳路上,便可以得到最佳的明证。

等到杨猛赶到的时候,李书文也将将给自己的学员们讲解完南拳的历史,随即又开始分析起张策与黎千斤两人的拳路与发劲技巧。

杨猛心里叫苦,但却不敢下场拦下两人,因为在拳斗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便打出了真火,出手发力本都易发难收,如果双方心中都有退意,或许还能在高喝一声后,下场将双方拆开,如果没有退意,敢下场的,基本大多会没了下场。

所以杨猛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听着,紧张焦虑着……

黎千斤的体型相对张策来说,也属于较为瘦小的那种,且他的拳法也极富南拳的特点,几乎在发力呼喝的同时,上肢已经随着吐气催力的惯性,瞬间打出一**的拳浪,以增大爆发力和破坏力。

拳是七伤拳,可杨猛发现,其与后世金老所说的七伤拳只是名字相同,绝非是同脉相承的拳系。

按照金老所说的七伤拳,首重是内劲,如果内劲不够,则先伤己再伤人,一拳既出,五内俱伤。

当然,凭着黎千斤几近化劲的手段,一拳七伤估计也能勉强做到,但这里的七伤,则还是形容其出拳快如闪电,一拳既出,必有七星好似北斗的特点。

七伤拳,属于典型的南拳小架拳类,所以也有子母拳之称。

最奇特的是,任凭黎千斤上身打得如何狂风暴雨,可他的脚下却几乎不曾离地,任凭张策自何方向发劲吐力,他都只是扭动上身,一拳七出,将南拳拳打卧牛之地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黎千斤的快、急、猛、重相比,张策的拳术显得要沉稳和缓慢了许多,双臂轮舞如轮似钟,但却偏偏将那暴雨梨花般的拳幕,一一抵挡在外,且挡得滴水不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